香河竟有这么多“网红”打卡地!你去了吗?

发布于 2021-10-08 14:42

 发布香河便民信息

客服微信:17692655960

运河泛舟览胜、千年“非遗”飘香、万亩银杏披金……近日,河北省廊坊市推出的八大旅游线路之一——运河通航联动游颇受青睐,“坐船赏美景,下船品运河”成为京津冀旅游新时尚。
“此线路串联一个4A级景区和两个3A级景区,涉及香河、三河、大厂两县一市,是北三县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利用运河(香河段)旅游通航的历史机遇,携手发起的联动旅游项目。掀起了保护运河生态遗产、传承千年古运河文化的热潮,大运河文化真正流动起来了。”廊坊市文广旅局四级调研员蔡立新说。
千年运河流香,一路美景不断。
“京畿首驿”:再现运河胜景
“请大家佩戴好口罩,有序登船……”近日,在北运河香河中心码头,船运负责人正在用大喇叭维持登船秩序。
“近几天,我们公司三条游船满负荷运转,仍是供不应求。”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我们运营路线为香河中心码头至京冀交界处的鲁家务码头,全程6公里左右,游览一次约需40分钟。”
登上游船,凭栏远眺,北运河两岸绿树环绕,清澈宽阔的河面上,飞鸟悠然掠过,远处不时传来的桨声,无不彰显着这里正逐步恢复舟楫往来的昔日盛景。
“小酒店挨着马路边。欢声笑语往外传,现如今农民腰杆子硬,吃点儿喝点儿不在乎钱。”游船上,来自香河县安平镇王指挥庄的村民、京东大鼓传承人王从民正在表演《越说心里越觉得甜》。他左手持鸳鸯板,右手拿鼓键子,击打九寸书鼓,与三弦伴奏一唱一和,曲调悠扬,鼓点清脆。他唱起来字正腔圆,音韵不断,高不刺耳,低音婉转,唱得自然,听着舒坦,惹来游客拍手叫好。
王从民从事这个行当有50多年了,据他介绍,京东大鼓起源于大运河畔宝坻香河一带,约形成于清中期,是一种采用京东方音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在京津冀等地区广泛流传,2006年,京东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仰京华而俯津卫,枕运河而抱潮白”的廊坊市香河县,上接大运河北京通州段,下连大运河天津武清段,这里有着“龙头凤尾北运河”的美誉,是古代南粮北调的重要漕运通道,素有“京畿首驿”之称。
今年上半年,香河县全力推进北运河旅游通航工程,打造了运河春色、河湾湿地、河务印象等十大景观,沿岸设有游船码头、滨河游道、湿地驿站、河畔广场、运动乐园等功能分区,成为饱览运河风光、品味运河风情、了解运河文化的好去处。
拥有34个泊位的香河中心码头是北运河香河段规模最大的码头,占地面积11.33万平方米,它与其他四个码头构成北运河香河段旅游通航的五座码头,每天可运送游客约3500人次。
今年6月北运河香河段全线旅游通航以来,北三县市民乘坐游船饱览运河旖旎风光,体验运河魅力,已成为一种文化时尚。“以前,我们想坐船只能去天津、唐山、秦皇岛的海边。现在,北运河香河段通航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坐船游玩的便利,这种感觉实在太好了。”来自廊坊的一位游客说。
按照廊坊市和北京通州区的规划对接,明年即可实现运河通州段与香河段旅游互通。届时,可从北京坐船去香河,循着历史的河道,聆听运河故事。
河畔绝技:中幡穿越千年
在香河县安头屯镇,始于大运河、兴于大运河的中幡表演已有千年历史。
9米高约30斤重的中幡在行家身上上下翻跃,行动自如。罗汉撞钟、老虎大撅尾、秦王倒立碑……这些精妙招式,令人叫绝。
据介绍,中幡是民间花会的一种。安头屯中幡由竹筒、幡面和幡楼三部分组成,起源于隋唐航运兴盛时期,初为运河漕运船工受船帆启发而创造的一种民间杂耍,后融合杂技、武术等元素,成为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目前已经累积了一百多种技巧动作,其中仅前把幡变换手法就有起幡托塔、摘肩托塔、晃肋托塔、托塔盘肘等30多个动作。
传说1751年乾隆皇帝乘船从江南回京时途经香河,对安头屯中幡表演大为赞赏,安头屯中幡会从此名声大振。清咸丰元年登基大典,安头屯中幡会进京参贺,咸丰敕封幡面一对,上书“风调雨顺”,下书“国泰民安”,其中“国泰民安”幡面保留至今。一种民间活动两次受到皇帝赏赐,这在中国古代并不多见。
为了把这一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香河县中小学设有中幡课程,有效解决了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香河县还积极与北京、天津等地交流合作,定期举办京津冀中幡文化交流大赛等活动。
2008年,安头屯镇中幡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河县也成为我国的中幡文化之乡。
“金丝线”:牵动文旅大融合
在香河县蒋辛屯镇北李庄村,有个景泰蓝工房,游客可以和工匠一起体验景泰蓝制胎、掐丝、点蓝、打磨等整个制作流程,在神奇的金丝线中,品味景泰蓝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金丝线不仅让这个村的景泰蓝名声远扬,还牵起了运河文旅大融合。”北李庄村水岸潮白田园综合体项目负责人说:“北李庄村景泰蓝制作有7大流程、108道工序,2015年大阅兵赠与在天安门城楼观礼的30国元首的国礼和平欢歌景泰蓝瓶,以及中国政府赠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国礼友谊之船,中国赠与‘一带一路’沿线65国的国礼四海同心景泰蓝瓶,皆出自这个村。”
“为了充分发扬大运河文化,我们在北李庄村实施了水岸潮白田园综合体项目,形成了以农、旅、文、养为主,集优质特色花果种植、景泰蓝工艺品加工、旅游观光度假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去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今年预计将达20万人次。”这位负责人介绍。
叩响黄漆木门上的门环,进门绕过雕刻精致的影壁墙,迈进古典华丽的垂花门,灰瓦蓝墙、大红灯笼、屋檐神兽立现眼前……“仿佛踏进了老北京的大宅门!”来自北京的游客王晶走进北李庄村的李家大院,细细端详这里的每个老物件。
在北李庄村,像李家大院这样的民宿有30余家,这些与农家为邻的民宿小院一推出,就成了京津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今年我们和中青旅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力争将这里打造成‘环京一小时生活休闲圈’主要旅游目的地。”蒋辛屯镇政府主任科员张超说。

 来源:北京日报

香河月薪5000+好工作,急缺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