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顾 |【研究篇】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估体系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

发布于 2021-10-08 15:41

《研究篇》
论文题目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估体系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

论文作者
梁伟研

论文年份
2020

指导老师
姜洪庆 (教授级高工)

01

写在前面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逐渐转向以存量更新为主的发展模式,城市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紧缺、公共服务资源有限的局面,尤其在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与传统居住环境的公共服务水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应对这一局面,我国正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以缓解旧城资源紧缺和老龄化严峻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的倡导下,社区生活圈因其从居民视角出发,真实反映居民生活空间的特性,作为生活空间治理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规划手段应运而生。

关键词: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空间布局,评估体系

02

论文摘要

a.研究的目标
基于当前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及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难以通过现有社区居住环境的服务水平满足。本文着眼于如何应用社区生活圈的理念,从老年人的使用视角出发,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进行评估及优化,以在社区层面实现老年人的就地养老,帮助其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研究的意义
本文以社区生活圈为研究视角,从老年人的使用需求特征出发,从公平与效率的维度,构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估体系,一方面丰富了生活圈应用于公服设施布局研究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匹配提供新的研究维度,从资源与人口的匹配视角研究设施的效率与公平;同时,本文结合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的形式,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出行特征及设施使用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为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估体系的构建提供扎实的理论和数据基础。

因此,本文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特征入手,建立起的对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适老化水平的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对各类养老研究及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的相关理论起到补充和发展的作用,既为老龄化程度高的越秀区和相似地区提供了可推广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估体系及优化策略,又为广州市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和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可参考的实施思路。


c.研究的方法
本文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展开了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适老化评估体系的研究。
(1)通过梳理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和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进而从需求层面深入剖析了老年人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老年人的生活圈层级,形成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

(2)根据老年人的设施使用特征,从效率性公平性两个维度构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估体系,对越秀区的设施布局适老化水平进行深入的评估分析。

采用设施覆盖度作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效率性评估的定量指标。设施覆盖度指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在研究单元内覆盖的居住用地的面积之和与研究单元内的居住用地的面积之和的比值。

采用设施可达性作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平性评估的定量指标。本研究采用改进潜能模型作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评估模型。改进潜能模型综合考虑了老年人口数量、设施数量、设施与老年人之间的出行阻抗、及设施与老年人口之间相互的空间竞争效应,能够对老年人所能获取的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数量进行实际的描述。在实际分析中,通过比较各需求点的可达性数值,可得知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是否公平,同时结合人口分布特征,能够有效识别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

图1-1.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老化评估体系

 

(3)在越秀区内依托存量建设,构建适老化的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体系,并基于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估,对社区生活圈提出差异化的优化策略。

d.研究的结论
(1)老年人口特征、设施使用需求和出行行为的时空特征

越秀区人口老龄化情况严峻,老年人口基数大,密度高且分布不均。根据老年人从基础——保障——提升层面的养老需求特征,可将老年人日常生活使用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便民商业设施、社区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福利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公园绿地、社区服务设施七大类。老年人对设施的使用呈基础生活圈(步行5min)——邻里生活圈(步行10min)——日常生活圈(步行15min)的圈层特征。

图2-1.老年人生活圈层级划分

(2)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适老化评估体系

提出以设施覆盖度和设施可达性分别作为效率性和公平性的定量指标,从设施供应与老年人需求的匹配角度,构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适老化评估体系,并以此对越秀区的社区设施进行评估分析。据评估研究结果,可知越秀区的设施供应现状存在缺口,包括日常生活频繁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密度低、养老福利设施供应缺口大、文化体育、公园绿地设施配套不完备、街道级设施可达性差等,还有设施的布局现状相对不公平,不同地区的老年人可获得的服务资源差异较大。

图2-2.越秀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叠加图

图2-3.越秀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可达性

3)基于社区生活圈提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适老化优化策略

在越秀区构建基础生活圈(步行5min)——邻里生活圈(步行10min)——日常生活圈(步行15min)的适老化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体系,提出基于旧城老龄化的背景依托存量设施构建“大集中、小分散”的设施布局空间格局,并以此为依据划分社区生活圈。进而开展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的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社区生活圈提出针对优先更新型、提升优化型、局部完善型的差异化的优化策略。

图2-3.越秀区社区生活圈布局优化类型
e.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在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估研究中,引入了百度慧眼识别的居住人口数据、居住用地空间数据和提取自大数据服务平台的设施数据等颗粒度精细的时空大数据,通过效率性和公平性两个维度对公共服务设施与使用者之间的供需匹配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全面精准的评估设施布局适老化水平,形成了可推广的设施布局的量化评价模型。同时,本文以越秀区为例探索社区生活圈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设施布局优化研究,对未来越秀区设施布局规划及旧城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实施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03

写在后面

本篇论文研究创作的背景在2017-2020年。作者以社区生活圈为研究范围边界,老年人日常使用的养老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探讨服务设施规划配置的公平性及效率性,从而建立系统性的适老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评估体系,为未来适老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规划实施以及空间优化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路径以及科研数据。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广州市在完善家庭养老床位配套服务方面一直持续的探索,努力增加中心城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综合优质养老服务供给;同时,建立全覆盖的服务网络,搭建“区综合体--街镇综合体--村居活动站点”三级实体服务平台,建立4000多家养老服务设施,以达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老年人群全覆盖。

欲知更多的论文详情?

欢迎到【知网】

通过作者检索

搜索论文作者【梁伟研
选择【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估体系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
了解更多实用的信息吧!

原文信息及图片来源:

[1] 梁伟研.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评估体系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 [D]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文案梁伟研,Xi
编辑:Xi
校核梁伟研,Xi
版权声明:本文文字、图片版权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健康(养老)研究中心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支持机构: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彭祖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往期回顾: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健康(养老)产业研究中心
  • 留住记忆,留住爱
  • 经典回顾 |【研究篇】全健康照顾老年社区的规划研究
  • 经典回顾 |【研究篇】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 经典回顾 |【研究篇】‍基于持续照护模式的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设施研究
  • 经典回顾 |【研究篇】基于持续照护模式的广州市荔湾区养老服务设施选址研究

  • 经典回顾 |【研究篇】‍基于手机信令的生活圈养老服务设施公平绩效研究-以中山市中心城区为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