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开始席卷全国,今年冷冬可能性较大,养虾人不得不防!

发布于 2021-10-08 16:02

10月8日国庆黄金周结束,而我国也正式迎来今年的寒露节气。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与秋分节气相比,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秋兆也更加的明显。农谚俗语“初一寒露后,衣衫不晓故。”这句话完整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的九月初一是在寒露节气之后,预示当年冬天的天气不会太冷;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寒露节气出现在农历九月初一之后,那就与农谚的预测结果是截然相反,预测今年冬天应该是属于冷冻气候。

进入10月份后,我国南方地区也将开始陆续正式入秋,这个阶段不仅是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也是秋台风的集中爆发期,天气多变导致对虾极易出现应激。另外,10月份也往往是一年之中对虾养殖的后期,在往年同期,不少塘口的对虾都出现长速慢、不吃料等情况,最终发病率或偷死增多,出现这些情况基本上都是由下列情况引发:

1

如果风大导致虾塘表面水层温度下降过快,可能会与底层水发生交换,造成反底,即底部有害物质翻起。

2

养殖后期投喂量较大,粪便、残饵等有机物累积,底质变差,会加剧对溶氧的消耗,使氨氮和亚盐升高,还有容易滋生有害菌。

3

降温降雨期间光照不足,水体溶氧下降,氨氮、亚盐等指标较高,而在气温回升后,水体藻类、菌类快速繁殖,对虾代谢加快,都会大量耗氧,导致水体容易缺氧,尤其晚上最易缺氧,也较易出现倒藻、弧菌大量滋生的现象。

4

水温下降,对虾体内酶活性降低,消化吸收变差,摄食量减少,导致营养缺乏,使对虾瘦身,体质变差。一旦水质波动(pH或温度变化过大过快、溶氧不足等)造成对虾应激性脱壳,容易出现软壳甚至偷死。

因此,在10月份期间的对虾养殖过程中,除了水质调控、底质改良、常规病害防控外,还要时刻注重护肝肠、抗应激。当对虾对环境应激能力弱,遇上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使用可以保肝护肝、修复和增强对虾肝脏的产品,强化对虾体质。

而秋季过半后,各类病毒病尤其多发,养殖户平时也需定期水体消毒,特别是在进水换水后要全池泼洒消毒、注意对水源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养殖过程中多换水排污,维持的好的菌相和藻相。

文章来源:水产门户网


地址: 山西运城庙上工业园   

电话:0359-4114444  4195555  

网址:Http://www.boshengyang.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