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解读(自嘲)
发布于 2021-10-08 16:33
人生解读
铁本真
“什么是成功人士?
一生计量,春秋几何?出世入世。3岁,不尿裤子;6岁,能自己吃饭;18岁,能自己开车;20岁,有人爱;30岁,成家立业;40岁,有钱;50岁,不缺钱;60岁,健康,无病无灾,有爱人,有人爱;70岁,能自己开车;80岁,能自己吃饭;90岁,不尿裤子。还有人爱。
笑话,幽默不抵现实,人的一生有一个轮回。欠的要还,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还给谁?谁是债主?父母还是世界。
人的认识,能力,知识,经验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同的,不同的人也是有差别的。
无论人生倒挂、开挂,是否逆顺?精彩与坎坷?
人,自身追求的是自己的幸福。无论是自我体验的还是别人评价的?一生的生活还是属于自己的,本质还是追求内省式幸福感受。
这种内省式自我体验的幸福,最好,与别人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粘连的。有的,还是客观现实强加给自己的感受,那是被动式,不是主动式。
这种内省式幸福感与金钱、财富的多寡亦没有多大关系。例如:完全是爱与被爱的体验,是亲人、朋友之间无私的情感。不能,也无法用金钱衡量。非要用金钱衡量,也无法进行这种无价的度量,变味了,变质了,不可以为人。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孔子将人分为五个层次“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
按至圣先师与儒家的标准,这种将人分为五个层次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德行,精神价值方面考量。与人格无关。且不说圣贤者存量稀少,就君子而言,就是一种具有较为理想人格的人,一个至善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也是,人中龙凤,不多。大多数就都是“庸人”,平凡的人。而和君子相对的不是“庸人”,而是“小人、恶人”。
君子人格,生活充实,生命自乐,一生饱满。要仁得仁。自我体验式乐活。(编者注:也为自己一地鸡毛,满目狼藉的生活作自我解嘲;恪守君子之道,追求君子人格,无求生命长短,自求多福罢了)
君子人格,也是幸福的基石。
可见,老祖宗二千多年前就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生命,如何走完一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