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测+答案模板+素材拓展,这个专题考场上考到直接抄!(还能多打十分)

发布于 2021-10-08 19:57

哈喽大家,十一假期已经过完啦,预备役小白杨们都复习的怎么样了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栏目:真题预测

在这个栏目中,预测押题+答案模板+素材拓展,争取能让大家在考场上遇到相应的专题时能直接“抄答案”!还能比别人多打十分!

今天这篇文章将盘点今年发生的社会事件,把热点加考点的干货内容呈现给大家!

 

本期文章导引

 

一、城与乡:从真题说开去

考研的同学一定知道专业课真题的重要性,考中传的朋友也一定知道去年的783考试是涉及城乡话题的材料,那么我们从结论往回推可以推出来什么呢?我们粗浅地得出了这样的揣测:

 

从内容上来看,中传783考研涉及各院各专业,所以话题材料是具有社会性研究价值的(有点东西.jpg),大家都可以结合自己专业所学有话可说的;

 

从形式上来看,考研不同于申论政论,材料话题是想要考察你——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的立论能力和思辨意识,因此立场性和辩证性的材料是为佳选;

 


年度的整体社会战略布局
 
二、家与国:关于主旋律题材
2021考研的大事件,大家一定是绕不开我党成立100周年的话题的。期刊们的课题申报,学者们的分析研究,市场上产品的供给,社会上话题的讨论......都是在说明这个专题是多么重要,是个多么优秀的考题苗子!我们真题预测的第一篇文章就从主旋律说起,帮助大家梳理一下这个专题的热点考点。

-

01.

热点部分: 
作品举例
《觉醒年代》(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领跑国庆档、口碑与票房并存、泪点与燃点共在)
《走向共和》(李鸿章的人物塑造)
《那年那兔那些事》(“我们幸福并感激着”)
《建党伟业》(毛泽东问工人的工怎么写)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陈延年陈乔年兄弟)
《八佰》(淞沪会战最后一役)
《1921》(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50他们正年轻》(抗美援朝记录电影)
《少年》(光明日报-建党百年主题MV)
.......
以上的这些作品,并不是让大家在主题写作从这些角度去做文本分析案例分析,而是提供尽可能全面多样的素材,或成为案例支撑或成为对比分析。
因为提起类似宏大历史事件的作品,大家想到的就是今年最火的《觉醒年代》,但是朋友们,老师阅卷是有审美疲劳的,所以(仅作为方向提示)你考动画学院的就可以从《那年那兔那些事》来写,考马院的从《八佰》去对比写,考新媒体的评《少年》,考戏影和电视学院的从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写。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新主流电影、献礼片、家国同构、民族记忆、精神纽带、共同体美学等

-

02.

考点部分:
 
(一)话题引入
《觉醒年代》:
据猫眼专业版APP显示,《觉醒年代》在爱奇艺的历史最高热度为5890;在微博话题讨论榜上,主话题#觉醒年代#阅读量28亿,讨论量149.7万;在B站,以《觉醒年代》片段为素材的剪辑视频播放量频频突破百万,弹幕数量在千条以上;在2021豆瓣国产电视剧评分排行榜上,该剧与《山海情》排名并列第一。作为一部主旋律影视剧,《觉醒年代》真正实现了收视口碑双赢。
 
《长津湖》:
 战争电影巨制《长津湖》将宏大视野与微观视角相结合,建构了由高层、连队、美军三条叙事线并行的全景式叙事结构,并从“个体—群体—国家”三个维度建构了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想象,展现了作为胜利者叙事的文化与政治自信。本片是关于这段历史的“正史叙事”的一次“补课”,也是“新主流”电影风格向抗美援朝题材领域的一次新拓展。作为中国战争片新兴的一个内容富矿,抗美援朝战争电影创作还有不少可供开拓的新空间。
 
《那年那兔那些事》:
最初由国内漫画家逆光飞行创作的国民历史普及漫画,后来由翼下之风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出品,改编为动漫作品,于2015年3月正式播出第一季第一集,截至目前已更新五季,B站总播放量超过3.7亿次。共青团中央官微对《那兔》转发评论后,更是在微博掀起一波“种花家的兔子”讨论热,在促进官方和粉丝的互动交流中,体现出官方意识形态正在逐渐“破壁”,主流价值观正在已全新的面貌走进融入年轻人的圈子中。
 
《1921》:
电影《1921》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李达和毛泽东等革命青年的群像风采,全景呈现了 20 世纪初期的时代变革,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成为思想潮流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在建党百年之际,《1921》通过艺术化的方式还原了早期中共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是一部兼具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不俗献礼片。
 
《八佰》:
 
(二)问题:
1、主旋律电影、新主流电影的概念厘清
主旋律电影是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电影作品。
1987年,时任广电部电影局局长的腾进贤正式对全国电影创作团队提出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方向,1989年出片的《开国大典》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标志性作品。
新主流电影最早是评论家马宁在《新主流电影:对国产电影的一个建议》《2000年:新主流电影的真正起点》等文章中提出这个概念。
其释义主要包括三个面向:即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商业电影的主流化、艺术电影的商业化,新主流电影可以说是在主旋律电影文化基础上对多元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
 
2、《觉醒年代》爆火出圈的原因

 


3、“主旋律”内容破圈带来的启示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主旋律电视剧往往主题先行,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宣传特色。但说到底,主旋律,既不是类型,也不是方法,只能说是指导思想。
无论是剧集还是其他电视作品,它们的成功告诉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形式和语法"主旋律,要比“内容”主旋律,走得远、走得久”。以《觉醒年代》和《山海情》等为代表的一批“主旋律”电视剧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破圈”,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共鸣情感,二是价值认同。
共鸣情感,具体是在情感层面下对群体纽带的一种想象。当“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的弹幕刷满《那兔》的屏幕时,柯林斯所强调的互动仪式链在高度的互为主体性和情感连带下, 通过协调的一致认同, 从而形成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突破次元壁甚至历史以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层面的联结。
价值认同,更准确是说家国同构情怀下的对社会身份的一种确证。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以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与观众的互动是被动的,那么《我和我的家乡》用喜剧来来表达平凡小人物的乡愁则是主动走近观众内心深处,从严肃的主旋律电影到主旋律喜剧片的定位,由七个故事缩减到五个故事,从“全民记忆”到“个体回忆”的落脚点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贴合“共同体”的内核,这也是《我和我的家乡》颇受欢迎和认可的关键所在,他所彰显的“情感共同体”是面对所有人不分身份阶级和地位高下,这是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所说的“有机浑然生长”的关系,更是东西方对“共同体”内涵的共识。
4、《长津湖》的正史全景叙事与民族共同体想象
《长津湖》三线并置(由高层决策指挥的宏大叙事线、基层连队官兵的微观叙事线、美军视角的他者叙事线)的全景叙事代表了一种“正史化”的规范叙事要求。
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事变》《南昌起义》等文献性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横空出世,这一类型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决战》达到了高潮,并在后来的《建国大业》等影片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而此阶段却正值抗美援朝电影创作的低谷期。因此,《长津湖》某种意义上是对抗美援朝电影“正史化”叙事的一种补课,也是对全景式史诗影片《北纬三十八度》未能上映的弥补。
它尝试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文献记录方式再现历史,提供整体性的历史视野和叙事框架,揭示其中的历史必然律,这无疑展现了作为胜利者叙事的文化与政治自信。
《长津湖》历史视角的进一步延伸,是更广阔和深沉的国族共同体想象

抗美援朝是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中国的正义之战。强化国家认同和建构国族共同体想象,是抗美援朝战争电影最重要的核心功能之一。
区别于解放战争题材的革命叙事和阶级叙事,抗美援朝电影首先是一种国族叙事,构建的是一种共同体想象。
《上甘岭》里志愿军在坑道浴血奋战,歌唱的是千里万里之外的祖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长津湖》的微观叙事阐述的正是这种家国同构关系。伍家三兄弟、七连战友的兄弟情,都有共同的指向即国家。伍万里欲跳车时突然看见,夕阳余晖之中,雄壮巍峨的万里长城蜿蜒起伏于群山之巅。作为国家民族象征的长城,其崇高的壮美瞬间震撼了所有人。这个混沌而莽撞的少年,凭借本能和直觉便获得了精神升华,朦胧地建构起了与大我之间的联系。影片下部结尾,归国的伍万里再次看到了长城。他此时承载着一个家族、一支连队的血脉。家还在,连队还在,长城还在,“个人—集体—国家”的“生存价值体系”,最终统一到了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想象当中。
 
(三)素材积累:
·工人的工字怎么写,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结合起来就是个天字,这个天,是天下的天。工农大众就应该是天下的主人。
·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年轻观众从来不会排斥主旋律,他们排斥的是悬浮的、不接地气的、粗糙的、不严谨的作品。期待在今年这样的“主旋律大年”之后,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有更多接地气、严谨的主旋律作品成为爆款,让主旋律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鲜明的文艺特色。
· 《长津湖》中有一细节:伍千里一枪打中了一个美国士兵的心脏,后者已经奄奄一息,伍万里冲进来准备补刀,却被伍千里拦下,他对弟弟说,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这一句话让整部电影作品的格局和志愿军人道的形象拔高了一个层次,对比之前两架美国飞机扫射拿尸体打赌取乐的行径,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我们能够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因为我们是代表正义的那一方。
· 《1921》导演黄建新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来阐述自己拍摄革命历史题材的原则。“大事不虚”,意指重大的历 史事件必须真实,不能虚构 ;“小事不拘”表示,可以用合理的戏剧手段、虚构方式,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精彩,和观众贴得更近,让观众喜欢看。
· 2021年《我和我的父辈》以更抽象的大时代主题为轴,单元1《乘风》前赴后继抗击侵略者,单元2《诗》不惜牺牲建设新中国,单元3《鸭先知》改革开放激活市场经济,单元4《少年行》科技创新领跑世界。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们如果没有精神信仰,就会缺乏归属感、方向感和前进的动力。对于中国人民而言,共产主义就是信仰。通过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民间舆论场”,有效回应时代的重大关切,激发社会强烈的精神需求,重拾人们对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和情感的珍视,是当代中国社会主流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你想获得优秀的高校老师对主题写作课程的讲解&作业&批改






添加小助手领取更多优惠哦
-end-


-推荐阅读-

【中传专属】全程班二期来啦!
最新最全的主题写作资料,确定不准备一本在手边?
中传883极限带背营?拿来吧你!
中传883笔记预售|划好重点!60天背完文史哲媒
公益免费送!中传883人文社科最全的框架图来了!

| 瓦洛佳新传全程班 | 中传全程班 | 实务全程班 |  

| 院校分析 | 论文计划 | 真题大解析 | 热点解读 | 

| 新传考研要点解析 | 不正经新传人物志  | 论文解析 |

 | 生活中的传播学 | 新传考研er最关心的365个问题 |

尽吾之力,以达天际。



-

编辑:展淼 酸奶
撰文:宥宥
排版:小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