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究”之“政策”篇----“讲政治”的高考

发布于 2021-10-08 21:13

高考是国家行为,高考试题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作为高中老师,平时研究具体的本学科高考题居多有心得却总有与命题人思路不合拍而参悟不透的感觉。后来发现是因为,高中老师研究试题时习惯于陷于技术层面、形而上学式的探讨,没有站在命题人的视角,没有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也就是没有结合相关的政策文件中的思想和理念等     
   所以,要真正把握高考试题的定位和导向,首先站在“讲政治”的角度,把握高考试题作为国家意志对党和国家政策的体现对现实中重大问题的呼应,其次,再结合学科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在“接地气”的基础上得有高度
     

1. 高考试题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就要体现党和国家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体现的重要表现,就是作为试题构成重要部分的“情景材料”,越来越多地要选取能体现党和国家政策的内容。     
近几年的政治试题,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素材就很多,其他诸如依法治国、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的题目也在增多。从政治学科看,不仅主观题的素材是这样,选择题的素材也是这样。这种命题取向下,读不懂国家政策的规定,理解不透法律条文的准确内涵,弄不清传统文化的时代新意,这个题就不可能得分、得高分。     
2. 高考是高选拔性考试,牵涉千家万户,公平是第一位的。 
我国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更加公平也成为各方面的第一追求。所以,高考命题的公平也是第一位的,作为凸显公平的显性指标之一的试题难度值,就成为实现公平的重要命题手段。     
尤其是全国性的命题,不管什么学科,要让各地的考生看得懂、能得分应该是公平导向的基本要求。记得前几年,一位命题人评价一道智慧停车素材的政治主观题,引起了所在地区老师和考生不满的事情,其实就是个公平的问题(贫困地区的孩子,自行车都没有,哪知道汽车停车系统,更遑论智慧停车)。特别是近几年,高考的新老方案正在过渡,很多省份都选择了全国统一命题卷,课程改革也处于一个过渡期因此,降低试题难度就成为维护公平的首要手段。
3. 高考,还承担着引导中学教学的重要使命,考试改革带动教学改革的趋势愈加显现。
近几年,国家密集发布了对教育的评价方案及其相应政策,这其中,强调高考试题内容、题型的改革是重要的抓手。克服偏题怪题难题,拒绝死记硬背和过量刷题,依托真实情境,考查核心素养等这些原则的落实,也要靠高考试题内容的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获取试题分数手段的变化来实现。要让现实的分数,引导中学的教育教学回归常态,以克服应试化对教育带来的过度伤害。       
4.高考,还要呼应现实问题,引导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近些年,应试化倾向加剧、教育内卷化、剧场效应强化、课外辅导引发的教育焦虑、教育成本加大对人口增长的制约,乃至高考高分段学生的男女性别比例的均衡性、城乡差距(寒门能否出贵子)等等,都是现实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不单单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教育本身可能也很难解决。但是,借助高考试题内容和形式的变革,尤其在某个方面以明显的分数作出矫正和回应,以实现对社会主流价值的正确引导,高考试题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5.  
尤其是高考后的不及时甚至是不公布答案,教育部考试中心也暂时不再出版高考试题分析,让我们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失去了重要的具体的抓手。 这种情形下,更加剧了我们要及时研究相应政策和讲话的紧迫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