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家长需要做做“加法”

发布于 2021-10-09 06:08

开学两周有余,作为“双减”政策正式实行的第一个新学期,家长们应该如何与孩子共同迎接这个新学期,又该做哪些改变以满足孩子学习及成长的需要?我们为大家搜集到了不少讯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双减”,

我们应认清的两大事实

引发全国热议的“双减”,全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但作为与学校长期携手共进的一方,家长还需要与学校对以下问题形成共识:

01

问:“双减”把课外培训减了,孩子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吗?教育将变得不公平吗?

事实上“双减”的出发点,是要把学科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减轻家庭经济、精神的负担。

当前在控制的,是不合理的“零食”,但不是一禁了之,最终是要让所有孩子的正餐都吃好、吃饱、吃营养。


具体来说,是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课后活动,从源头上遏制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其中,“双减”意见共30条,有16条都在讲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同时,现在已有省市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而随着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进一步提速,“择校热”也将逐步降温。

近日,北京就在“双减”方案中重磅宣布教师、校长实行大面积轮岗,特别在三年内,东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要从10%-20%提升到100%;而上海、浙江等更多省市也早已在探索。

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五项管理”帮助学校不偏离教育正轨。其实,义务教育就是国家用法律确定的基本人权,是保障性教育,人人有份、一视同仁,它是非选择、非淘汰、非竞争性的,帮助我们回归原本。

02

问:“双减”政策出台后,转为“地下”继续“攒班”补习,别人“双减”,自己“加码”,就能胜出吗?

事实上,“双减”承接了于2019年发布的重磅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成为推动教育转型的关键一步,包括它在内的几个深化教育改革文件中,都有提到“深化高中招生改革”——把综合素质放到突出地位,而且要依靠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

从这几年的高考试卷就能看出,难题、偏题的比例逐年下降,基础题的比例占了大头。新中考改革后也呈现这样的趋势,而“双减”政策再次强调了降低考试难度。

换句话说,赛道换了,以往的培训方式逐渐失灵。从根本上说,私下“加码”并不能胜出,反而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背道相驰。

 


“双减”后,

新父母们该在哪些方面着力?

“双减”政策落地后,很多家长开始纠结秋季孩子的课外活动怎么安排,毕竟,一下子所有的学科类培训班都没有了,家长们还是会觉得无所适从的:孩子的双休日怎么安排?孩子会不会因为双休日没有安排而无所事事?网络游戏会不会因此趁虚而入?双休日两天在家里大眼瞪小眼会不会滋生更多的亲子矛盾?

对此,王崧舟老师曾说:

我更认为这是一个契机,一个培养孩子自主管理能力的好时机,一个被动安排赶场子的孩子是学不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的,同时这也是一个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机会。

不要总想着如何去找老师一对一辅导,其实一对一的辅导孩子仍旧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这跟之前的去培训班性质是一样的,更建议家长们趁着这次机会,跟孩子好好摸索探讨一下如何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如何利用双休日两天的时间给自己前一星期的学习做一个总结,为下一个星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到如何学习的本领远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更有益。

那么,新父母们该在哪些方面着力?

一增:增加伙伴关系的亲密度

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学习就是对话。高质量的对话,需要亲密度高的伙伴关系。孩子的学习伙伴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成人,包括父母、老师、长辈;二是身边的同学、玩伴。父母是孩子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伙伴。

父母角色和孩子学习的对话,并不在于某道题如何解答,某个知识点如何掌握,而在于给孩子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状态的示范。

高质量的陪伴,需要父母们做到“三个别”。

一是别无休止的唠叨。孩子的叛逆,是对父母的唠叨、数落行为的反感。别以为苦口婆心就是对孩子的好,一些孩子采取极端方式,都是因为父母苛求式的唠叨引发的。

二是别让陪伴的时间缩水。陪伴孩子的投资是有价值的投资,亲子关系是要用时间来维持的。如果一个家庭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不要指望孩子有多优秀。“双减”后,迫切需要那些喜欢流连于无效的交际场上的父母们回归家庭。

三是别给孩子反向的示范。如果父母回到家中总是手机不离手,追剧不停歇,甚至打牌成了瘾,这样的示范“毒化”作用十分明显。

父母好的示范,应该陪着孩子一起完成“和大人一起读”,和孩子一起做做家庭小游戏、小运动,和孩子一起聊聊生活中的趣事情。当然,父母们还应该帮助、鼓励孩子找到同龄的玩伴、学友,避免“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的状态。

对此,可以参照“优秀家长的十个行动步骤”来改变自己:

1. 放下以“工具”或“概念”为模板的培养目标;

2. 放下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焦虑;

3. 认真打量自己的孩子,他(她)的优势、敏感点究竟是什么?

4. 尊重每一个内在可能与外在契机;

5. 培养自主兴趣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6. 确立自由的边界,给孩子自主管理的空间;

7. 帮助孩子把日常生活学习必然发生的场景,当作能力训练和素养积累的切入点;

8. 帮助孩子超越自我设限与心理难关;

9. 帮助孩子找到当下的兴趣点,搭建学习挑战的平台;

10. 相信他(她)的生命自有适应变化、抵抗风浪的内在潜力......

 

二增:增加亲子阅读的饱和度

以前孩子忙着培训班赶进赶出,现在孩子们闲下来了,终于有了大块的时间去阅读了。那么,家长们就好好地给孩子挑选几本课外书,如果你有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享受难得的亲子阅读时光,既培养了孩子的阅读能力,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双减”可能会少了书面的家庭作业,但绝不会少掉了大量的整本书阅读。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400万字,大约是四五十本书的样子,这只是一个保守的底线要求。

阅读量大的学生,大抵语言是灵动的,思维是多元而深刻的,得高分也是自然而然的。做题多而阅读少的考生,作文等级基本是会被打入三类四类文。“双减”后,学生多出来的课余时间,父母们应该懂得用经典作品阅读来填补。做题训练,只能局限性解决眼前的问题;阶梯性有营养的阅读,可以积淀应对未来甚至终身的素养。

世界经合组织有一项研究报告认为:阅读素养是所有学生当下教育及今后工作、生活中能够成功所需的一项核心技能。孩子特别中低年级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们的“如影随形”。中高年级以上的孩子,尽管不需要父母与其同步阅读,但如果父母们把孩子需要阅读的作品提前读过,并在轻松氛围里将自己阅读的感受和孩子一起聊聊,可以想象这样的阅读能释放多大的能量。

阅读是父母帮助孩子成长、自己不断成长最廉价、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父母不热爱阅读,孩子也很难爱上阅读。因此,要想孩子成人成才,父母要挤出时间陪孩子读书,腾出柜子给孩子装书,养成习惯陪孩子坚持。

 

三增:增加日常生活的体验度

有时,我们需要思考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人接受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最浅显的回答:上好学校,找好工作,获得好收入。细细想想个体接受教育的目的,终究是为了当下和未来更好的生活。因此新教育提倡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这样的例子:孩子十几年寒窗苦读,家长牺牲一切相伴左右,终于把孩子送进了理想的大学,然后也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但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后,这才发现孩子的生活能力太弱,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低能的、无趣的。

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无法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带来的乐趣,教育能算是成功的吗?让孩子学会生活,主体责任不在学校,而是家庭。

有质量的家庭教育,需要在育人目标上回归生活本位。让孩子回到生活,不仅是适应未来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应对中高考的需要。

浙江省宁波今年的中考作文题是这样的:

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话说家乡”专刊,设置了四个栏目:

(1)家乡风味。如宁波汤圆、红膏咸蟹……

(2)家乡风光。如四明山、东钱湖……

(3)家乡风俗。如闹元宵、过端午……

(4)家乡风尚。如全民健身、垃圾分类……

请自拟题目,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投稿。

这道作文题主要就是在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程度,只有亲身尝过、看过、玩过的学生,才能写得出生动的画面和深切的感受。

“双减”实施后,父母们应该帮助孩子更真切地迈进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之门,充分融入其中,感受日常生活浓烈的烟火气息。其实,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体验生活就是在接受活生生的教育。

 

四增:增加艺术修养的感受度

有人说,艺术是心灵的避难所。柏拉图甚至有这样一个的观点:艺术应成为教育的基础。不重视德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不重视智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认知水平;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重视艺术教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山东省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周参加音乐活动三次的学生,在数学、阅读、历史、地理测试中的成绩,要比那些不参加活动的学生成绩平均高出40%。

新教育认为,对家庭而言,艺术教育是日常生活的诗意化,是道德教育的愉悦化。无论是冲着提高学业成绩,还是涵养孩子的灵气 ,“双减”后,父母都应该抽点时间,找点空闲,陪着孩子听会儿音乐,看看电影,逛逛画展。

朱光潜先生在《音乐与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音乐不仅是最原始最普遍的艺术,而且是最完美的艺术,可以普及深入一般民众,从根本上陶冶人的性格 。”“如果要教育的力量普及而又深入,除音乐还有什么其他途径呢?”

 


放长目光,

我们将培养怎样的孩子?

“双减”并非短期措施,本质上是对整个国家战略规划人才需求的呼应之一,“十四五”规划对教育提出了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其中职业教育规划也纳入其中,观念转型、各项配套和政策已经在逐步推进。

在越来越复杂的全球局势中,国运与个体的命运将紧密相连。不难发现,国家正在对各式人才与新兴领域予肯定,给孩子越来越多的路径选择,不是将所有孩子推上一条窄窄的独木桥,相互仇视、排挤竞争。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是逼迫每个孩子成为超人,全能型选手从来没有出现在人类史上,爱因斯坦也只会拉小提琴,不会弹钢琴,他是物理学家,不是化学家。

当下和未来的教育,是希望更多普通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因材施教地帮助他们成为“自己”,既能抓住事业的起点,也能实现个人的幸福。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复杂、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能否解决、如何解决,取决于核心素养。如果我们通过学习,改变了底层思维和大大小小的生活决策,就说明我们培养起了素养。

减负只是通往未来和理想的答案的一半,另一半,是核心素养的培育。

为此,所有学校都要发力,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秩序,培育孩子核心素养,引入发生变化,不断给孩子们提供不一样的东西,今天一杯牛奶,明天一杯果汁,后天一杯茶……而后,由孩子自己去发现喜欢的、适合自己的。

 

文章来源:综合自新校长传媒、静夜思享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