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花木兰:女扮男装的全国战斗英雄郭俊卿

发布于 2021-10-10 06:53

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央部署在全党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围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主题,承德市档案馆开辟“兰津阁”专栏,推出“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专题。

兰(台)是档案的代称,档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依法接收征集、安全保管、开发利用档案,是市档案馆的基本职责。“兰津阁”与“文津阁”相对应,均指在文化长河上由此岸达彼岸的济度处。一百年来,承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留下了大量珍贵档案。市档案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指示精神,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以期进一步激发承德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树立正确党史观,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承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兰津阁—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


女扮男装的全国战斗英雄郭俊卿

张 静

 

郭俊卿(1930年一1983年),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女扮男装,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在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群英会上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的冠荣称号,被誉为“现代花木兰”,是著名小说和电影《战火中的青春》的主人公"高山"的生活原型。

郭俊卿

女扮男装参加革命

郭俊卿出生在热河省凌源县三十家子北店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7岁那年的夏天,她随家人逃荒要饭来到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大草原,一家人住进了一个地主家的破屋。几年后父亲被地主害死了。1944年冬,跟随母亲讨饭流落到林西。她不得不剃了光头,扮成男孩外出打工,但是一家人还是填不饱肚子。就在她做泥瓦工回来的一天,3岁的小妹妹因病饿夭亡了。1945年,14岁的郭俊卿为了给父亲报仇,隐瞒自己的真实性别,乔装成男孩,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用假名郭富参军。郭俊卿到部队后,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很快,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为人民服务就要服务到底。为完成党的任务,就要不怕流血牺牲。”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郭俊卿以深厚的阶级感情,热心关怀着战友们。平时谁有病,她帮助做病号饭;行军途中,她帮助同志们扛枪、背背包,抢救伤病员。一次行军路过没腰深的河,她带头将病号一个个背过河。

 

在夺取平泉城外阵地战斗中建奇功

从1945年到1950年的5年时间,她女扮男装,驰骋沙场,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她曾多次独自一人敏捷机警地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传送情报,传达命令,圆满完成任务;曾在辽沈战役中,作为机枪连副指导员,多次与敌人展开肉搏,先后夺取了几大阵地,守住了防线……。其中与承德有关的,最著名的是夺取平泉城外阵地的战斗。

以郭俊卿为原型拍摄的电影

1948年初,国民党在热河的统治已被迫收缩到两条孤立战线上。一条是以承德为中心的,由平泉、承德、隆化、滦平组成的通往北平的公路线;一条是以锦州为中心的,由义县、锦州、锦西、兴城、绥中组成的通往北平的铁路线。两条线互不衔接,又处在解放区的重重包围之中,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为使华北、东北和冀察热辽三大战场连为一体,配合东北野战军,钳制河北、热河之敌北调,掩护东北主力修整,冀察热辽部队奉命南下作战。5月1日,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程子华率“前指”和第11纵队,向朝阳出发,直扑承德。13日,占领了距离承德只有几十公里的象鼻子山。就在承德守军惶恐之际,我军出敌不意,绕过承德,直插隆化。隆化解放后,承德守军惶恐不安,收缩兵力以图固守承德。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群众日报》“打下隆化、收复平泉及九鞍匠屯”

1948年5月26日,守卫平泉的国民党13军89师267团两个营弃城西逃。郭俊卿带领的我东北野战军某部三连四班作为突击班,担负夺取平泉城东第二道山梁的重任。当时,全班只有十来支老式步枪和几十颗手榴弹,战士大都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而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60多个敌人。战斗开始后,郭俊卿摇着红旗冲在最前面。战斗中,跑在她身边的副班长中弹牺牲。她高喊着“为副班长报仇”,带头冲上山梁。敌人发起了反冲锋,她带领战友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郭俊卿因为指挥机智勇敢,带病坚持战斗,立功受奖。团里给四班颁发了“战斗模范班”锦旗。

 

毛主席评价郭俊卿“巾帼不让须眉”

资料图片:朱德总司令接见郭俊卿

为了不暴露女儿身的秘密,5年中,郭俊卿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块上厕所、洗澡。1950年4月,因劳累过度,郭俊卿生病住进医院,这才暴露了她的真实性别。

1950年9月,郭俊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推选出席了第一届全国英模代表大会,并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9月25日,在北京怀仁堂受到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大会期间,中共中央军委授予郭俊卿“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的光荣称号,并颁发了模范奖章、勇敢奖章、毛泽东奖章。

在会议上,毛主席这样亲切评价她:“巾帼不让须眉,是一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兰津阁——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


参考资料:

1.《群众日报》1948年6月1日—第七二九期

2.《光耀千秋--图说热河革命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承德市委员会、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合编

兰津阁——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


作者简介:

张静,承德市档案馆接收征集科科长,河北省档案保管保护领域专家。曾参与编辑《承德清代行宫》《尹忠--热河记忆》《逆行者记“疫”--承德市部分援鄂人员口述纪实》等;《浅谈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的问题及策略》被评为河北省档案事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编辑口述史料汇编发挥资政作用》等多项开发利成果获河北省开发利用档案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

兰津阁——往期文章链接  


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坚持在热河“千里无人区”艰苦卓绝的斗争
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热河早期中共党员韩麟符为何要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早在南昌起义之前,李大钊就在热河尝试建立革命武装
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金沟屯会议——白色恐怖下的绝对忠诚
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电台直播):李大钊与热河早期革命

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热河地区早期革命楷模——陈镜湖

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中共中央为何高度赞扬这个承德人?
冀热边抗日根据地最北部的抗日钢刀——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
热河:柴胡栏子事件——我党五名高级领导干部牺牲在黎明之前
感天动地:在把八路军带出鬼子包围圈的路上,麻利嫂把孩子生在了冰上
从郭小川的三篇文章,看承德“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工作之艰辛复杂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承德第一次解放后,我党我军为何放弃承德?
日本投降后,热河的这项工作为何得到了中央和毛主席的肯定和赞扬?
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 ——承德“四三”会议
王克东在围场搞土改:解决4%的人占有全县55%的土地问题
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英勇的承德保卫战
解密:《关于热河发动群众的指示》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赞扬
聆听:承德人民广播电台——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疫情:70年前,热河人民成功的战胜了侵华日军留下的鼠疫
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当年为什么要撤销热河省

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解放初期的“三项运动”,奠定了承德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

承德:看不见的战线——避暑山庄背后的“货币战争”

用档案讲述承德党史:扫盲识字 扫出来两个全国劳模

总策划:任溧馨    

编  审:周书星 韩婧

承德市档案馆征集公告

 

承德市档案馆向社会各界征集建党100周年红色档案资料(书籍、报刊、照片、录音、录像、实物)等。
联系人:张静
电  话:2056561
邮  箱:409048123@qq.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