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转干部接收安置政策规定和做法摘编

发布于 2021-10-10 11:12

北京军转干部接收安置条件及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安置条件

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1

北京市出生并且从北京市入伍

派出所出具的北京市户口注销证明

2

北京市入伍并且家庭生活基础在北京

派出所出具的北京户口注销证明;已婚的,取配偶户口、结婚证;未婚的取父母户口

3

配偶婚前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结婚满一年),或者随军前有北京市常住户口

结婚证、配偶户口或随军出京的户口注销证明

4

配偶随军落户北京市满4年

结婚证、配偶户口

5

双军人双转,任何一方出生地或入伍地为北京市

结婚证、夫妻任何一方北京市户口注销证明、配偶军官证

6

双军人单转或双转,任何一方部队驻地为北京市

结婚证、配偶军官证、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单位驻地在京证明

7

已婚,本人父母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且身边无子女

结婚证、本人父母和其他子女户口;父母单位或所在街道出具的身边无子女证明

8

已婚,配偶父母有北京市常住户口,配偶为独生子女

结婚证、配偶及其父母户口、配偶父母单位出具的独生子女证明

9

未婚,父母有北京市常住户口

父母户口、部队师以上单位出具的未婚证明

10

父母一方或双方为军人并且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满10年,出生地、入伍地或者离退休安置地在北京市

父母户口、父母一方或双方艰苦地区工作证明,民政部门的安置证明;父母北京户口注销证明或北京入伍证明

11

本人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配偶或子女或双方父母有一方常住户口在北京市

结婚证、配偶户口(配偶或父母户口)、本人自主择业申请

12

本人在边远艰苦地区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配偶或子女或双方父母有一方常住户口在北京市

结婚证、配偶户口(配偶或父母户口)、师以上单位出具的艰苦地区工作证明

13

本人战时获三等功、平时获二等功以上奖励,配偶或子女或双方父母有一方常住户口在北京市

结婚证、配偶户口(配偶或父母户口)、立功通令原件

14

本人因战因公致残,配偶或子女或双方父母有一方常住户口在北京市

结婚证、配偶户口(配偶或父母户口)、因战因公致残证明

15

本人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博士学位,被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高新企业接收,经市军转安置领导机构批准

市级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接收函

16

符合北京市引进人才政策

市级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引进人才接收函

17

驻京部队未婚干部 ,本人符合北京市随军条件(军改期间不受“符合随军条件”限制)

本人职级、部队驻地及未婚证明

18

驻京部队离异干部,本人符合北京市随军条件(军改期间不受“符合随军条件”限制)

本人职级、部队驻地及离婚证明、原配偶是否随军及随军时间证明;离婚证、判决书、子女抚养协议

19

经总政批准,属于撤并降改单位转业干部,配偶有北京户口

结婚证、配偶户口

20

配偶已转业安置到北京市(跟进);结婚后配偶按引进人才政策调动进京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结婚后配偶因毕业分配及其他原因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满四年

结婚证、配偶户口;配偶现工作单位证明、调京证明、学位证

21

其他(特殊情况须报批研究的)

视情提供结婚证、配偶户口;配偶学历、学位证,单位接收证明等


政策的及时发布
热点的精准解读
趋势的分析研判
非常正式地给大伙安利一下兵家常事”“兵知见”
兵家常事
兵者、诡道也!
12篇原创内容
兵知见
温暖军旅故事 感人军人事迹

中央单位军转干部安置办法

安置方式

师(局)级转业干部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安置;

团(处)级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采取笔试面试、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办法安置;

个别涉密单位或特殊岗位,经军转安置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可采取其他办法接收安置军转干部。

笔试

与北京市直单位统一组织笔试。1门,《申论》。主要考核实际工作能力,具体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报岗

中央单位接收安置军转干部计划在网上公布,明确安置单位、男女岗、数量和转业干部职级要求。

团(处)级以下和专业技术转业干部,每人可以选报3个岗位(另报企业不受限制)。

面试

用人单位按照笔试成绩确定面试对象,比例一般为1:8(报同一岗位的按分数高低取前8名),最多不超过1:10。

综合成绩

笔试、面试成绩各按50%计入总分;安置单位另行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笔试成绩至少占40%。

签卡

面试之后,转业干部和接收安置单位双方达成一致的,签订《安置卡》,用人单位将《安置卡》送军转安置主管部门,由安置主管部门发报到通知。

师(局)级转业干部与意向单位面谈,双方同意后即可签卡。

备注

中央企业接收军转干部是否需要参加统一笔试由企业自定;不参加统一笔试的企业接收军转干部,采取网上双向选择的办法接收安置。

北京市军转干部安置办法

市直单位安置办法
方式

师(局)级转业干部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安置;双向选择不成功的,采取“积分选岗”方式安置,即根据本人服役年限、任职情况、奖励处分、边艰地区、特殊岗位等要素打分,按照得分高低顺序由转业干部自主挑选岗位。

团(处)级以下和专业技术转业干部主要采取笔试面试、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办法安置。

笔试

与中央单位统一组织笔试。1门《申论》,主要考核实际工作能力,具体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报岗

市直单位接收安置军转干部计划在网上公布,明确安置单位、数量和转业干部职级要求。

团(处)级以下和专业技术转业干部,每人可以选报5个岗位(另报企业不受限制)。

面试

用人单位按照笔试成绩确定面试对象,比例一般为1:5(报同一岗位的按分数高低取前5名),最多不超过1:10。

综合成绩

笔试、面试成绩各按50%计入总分;安置单位另行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笔试成绩至少占40%。

签卡

面试之后,转业干部和接收安置单位双方达成一致的,签订《安置卡》,用人单位将《安置卡》送军转安置主管部门,由安置主管部门发报到通知。

师(局)级转业干部先是与意向单位面谈,双方同意后即可签卡;未签卡的按积分多少的先后顺序选岗并签卡。

备注

北京市直单位接收安置军转干部与中央单位同步进行,考试成绩合格未落实安置单位的团(处)级以下和专业技术军转干部,在北京市市直单位还有一次指令性安排的机会(本人报岗申请、安置部门协调);如果指令性安排仍未成功,就转到区里安置。



各区安置办法
安置方式

转业干部主要采取考试考核(团处级干部免考)、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办法安置;双向选择安置未成功的进行指令性安置。

笔试

营(科)级以下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考《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2门。

考核赋分

对营(科)级以下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由军转安置部门按照规定标准,根据本人服役年限、任职情况、奖励处分、边艰地区、特殊岗位等要素打分。

确认公务员岗位安置资格

团(处)级转业干部自然取得公务员岗位安置资格;

营(科)级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依据“考试分+考核赋分”总成绩,达到分数线的取得公务员岗位安置资格。

选岗签卡

各区按照接收军转干部的数量提供相应安置岗位(行政岗、事业岗),各区自行组织现场双向选择。

取得公务员安置资格的军转干部,选择公务员(行政和参公)岗位;未取得公务员安置资格的,选择事业岗位。

双向选择未成功的,由各区军转安置部门按照规则指令性安置。



军知见
军事科普 政策解读 温暖故事
2篇原创内容
兵知见
温暖军旅故事 感人军人事迹
政策

35岁前顺利退役,也是军改的目标之一

资讯

退役,你将迎来的三大自由和四大失落。

故事

转改文职后的“灵魂拷问”!

解读

退役军人的福利,这件事是前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