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无论怎样艰难,人类的思想通过电影自由呼吸自由呼吸

发布于 2021-10-10 11:22

小小导有话说:

贾樟柯导仅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访客》的拍摄,并在日前在网络授课中,为电影学子们提出建议,指引方向。在疫情中挣扎求生的各个行业,日后再回首,也许会看到这是一次对自身的洗涤和不破不立的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显然成为了一个历史的交汇点, 它让目前的电影业陷入了痛苦和艰难,然而,若干年后,回望疫情,人们记住的将不仅是各个行业的挣扎,还有对于这个时代的深刻反思,未来的电影人将通过自己深切的感受在银幕上展现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忆,重新塑造电影文化。

所以,未来的电影人,也许会因为疫情而变得不一样。

曾经的老电影院在变革中寻求发展

他认为学子们不一定非要以疫情为题材而创作,但是一定不要忘记去反思和探究,“电影从来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跟社会、跟人、跟时代密不可分,电影表达的就是人在这样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环境里面个体的反应,你们是属于疫情之后这一代的电影工作者,在未来五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你们不一定要去拍摄疫情,不一定要拍摄这段生活,但是要拍摄出这段生活带给我们对于人性和社会的反思,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故事的时代,你与身处的社会怎样进行互动,你的电影是否具有开阔的视野,这个是中国电影一直需要克服,一直需要往前走的。”

在疫情期间,贾樟柯在筹备10月的平遥电影节影展,还用手机创作了一个3分钟的短片《访客》,反应了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幽闭”,这是由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艺术总监奥斯蒂斯·安德烈埃达基斯发起的“空间”短片拍摄计划。

03:58

贾樟柯仅用一天时间就拍摄完成,虽然简单,但却表明无论于何种艰难的境地之中,人类的思想仍然可以通过电影自由呼吸。他说:“在此危难时刻,我们需要彼此的言语和信念,通过电影突显我们彼此的联结。”贾樟柯看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创作的激情,“我们可以不刻意寻找宏大的社会视角,而是可以从捕捉自己的感受开始,在自己的生活细节去中找到构思的支点。”

而对于电影业的现状非常不乐观,贾樟柯表示这只是暂时的艰难时刻, 在这样的一个困难里,唯有坚持创作,唯有用电影,才能把观众再次吸引到电影院里面,提振行业,“电影艺术在极端的突发状况中会成为‘非必需品’,但是一旦恢复正常,观众一定会重返影院,大家看电影的这种热情很快会复苏的。”

近些年新兴火爆的私影院

贾樟柯也不认为网上放映会让传统电影院陷入危机,“网络播放取代不了电影院,因为电影的魅力除了大银幕的视觉效果之外,还有集体观看这样一种形式。电影艺术本身是聚众的,新媒体是分众的,把人都分开的,新媒体在这方面是无法取代电影院的,新媒体只是增加了一个电影终端的平台。在疫情期间,它确实是更方便、更安全、更便捷的一种观影渠道,也是科技进步的一种表现。但从常态来说,显然它也取代不了电影院。”正如他在微博中所写,:“我盼望我们早日回到电影院,肩并肩坐在一起,这是人类最美的姿态。”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