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落细“双减”政策 致力实现减负增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学期学校“双减”工作纪要

发布于 2021-10-10 11:27

落实落细“双减”政策

  致力实现减负增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学期学校“双减”工作纪要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市教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多措并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01

细致解读文件 提高思想认识

为落实“双减”工作,学校在暑假期间多次召开行政会,在校长的带领下学习“双减”政策,并部署落实具体工作。

开学前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解读和宣传“双减”文件内容,提高全体教师对国家推行“双减”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此外,学校通过线上家长会,向一年级新生家长和其他年级家长介绍学校对于“五项管理”要求的落实情况,以及新学期“双减”政策下一系列新举措,以期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助学生健康成长。

02

聚焦作业管理 完善各项制度

开学后,学校成立作业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学校作业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减负增效的具体举措。把作业管理作为教学流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作业的“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指导”全过程管理。

教导处制定《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作业公示制度》,修订《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关于加强学校作业管理的实施方案》,从源头上为落实“双减” 打下基石。

【学科教师作业试做制】

教师试做每日作业,严控学科作业量。

【班主任作业总量统筹制】

班主任与本班学科教师协调班级日作业总量,避免出现各科作业量严重不均衡或作业总量过重等现象。严格落实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

【课后服务作业指导制】

教师认真检查批改、全面分析、及时反馈作业,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

【试行“周一无作业日”】

学生充分投入学校每周一下午的半日活动,当天所有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

【每日作业打卡公示制】

利用“晓黑板”打卡功能,上传作业公示区照片,进行每日作业报备。

03

坚持尊重差异 创新作业形式

教导处召集学科教研(备课)组长,解读各项文件、制度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双减”工作。会议聚焦有效作业设计,树立新的作业质量观。

会后,各学科教研(备课)组深入作业设计研讨,鼓励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化作业、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提倡布置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和长周期作业。

道德与法治作业研究:

确立单元每课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在目标引领下设计学习评价单,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老师综评多元评价,考查学生目标达成情况。

语文作业研究:

将作业设计细致落实到每一课时(包括口语交际课、习作课和语文园地)。探索各类作业形式,如:基础型和拓展型作业、短周期和长周期作业等。

数学作业研究:

以年级为单位,从作业类型、作业形式和作业评价三方面进行作业设计。

英语作业研究:

确立单元和课时目标,以课时为单位配套设计口头和书面作业,并提供评价标准供学生进行自评。

体育作业研究:

04

专家传经送宝 指导减负增效

开学至今,学校先后邀请教育专家章建文、陈久华、朱伟、叶建军、陆志英、张芸语来校指导。专家从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堂质量、转变教育观念等角度,使教师深刻理解“双减”的深远意义,实现减负增效大变化。

《焕发作业价值》——章健文

《义务教育教与学的变革》——陈久华

数学教师课堂指导——朱伟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叶建军

体育教师课堂指导——陆志英

美术教师课堂指导——张芸语

学校将积极应对新挑战,持续调整和优化各项工作,科学实现减负增效,使“双减”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