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饮酒之风是怎样的?

发布于 2021-10-10 12:14

夏商周时期重视酒的祭祀功能,祭鬼神、祭天地万物,以周代的祭祀礼仪最为隆重繁复,祭祀用酒在酒质上也有严格区分,“五齐”、“三酒”、“四饮”档次有序,级别分明。

到了春秋战国阶段,人们逐渐冲破了礼制约束,饮酒更随意放松。酒,逐渐从贵族的专属品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生活,成为人们社交沟通的不可或缺的桥梁。

汉朝建立前期,由于战乱丛生,经济发展并不理想。萧何制定了禁酒令,在粮食尚不能完全保证国家安稳的情况下,规定三人以上无故成群饮酒,罚金四两。

而当汉代经济逐渐恢复,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粮食有所积累,酒业才有了长足发展,饮酒行为越来越常见。

汉代时期的帝王大多喜爱饮酒,除了帝王外王公贵族们也喜爱饮酒。平民百姓饮酒也是普遍现象,像正旦日、上已日、冬至等节日,民间更是饮酒以示庆祝。

在介绍魏晋南北朝的饮酒团体时,曾介绍过一位号称“天下第一酒鬼”的刘伶。他对酒十分痴迷,有传说他就是醉死于酒场,刘伶在魏晋南北朝只是个缩影。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频繁,政治黑暗,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心压抑,长久的压抑得不到释放,人就会对酒产生痴迷,而这种借酒避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很是常见。

在这个时期,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民众,对酒都有一些依赖,由于酒禁令的解除,百姓之中的饮酒之风甚是狂烈,酗酒更是那时常见的现象。

在的王朝更迭中,中国并未再出现类似“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政权基本稳定,而在这种稳定之下,中国的酿酒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甚至在元代出现了蒸馏酒。

这段时期,各朝皆有禁酒令。唐宋两朝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相对包容些,其禁酒令并不影响酿酒业的发展。

元代本就是游牧民族统治,并没有严格的禁酒令。这一时期,中国酒业得到长足发展,而到了明清时期,政权制度已臻完善, 酿酒业并没受到打压。

总体来说,在唐宋元明清时期,酿酒业的发展,催生了不少新的酒类。在那些朝代,无论是在民间亦或是宫廷,酒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