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名画解读系列(十)
发布于 2021-10-10 17:04
撑阳伞的女人(双人)
莫奈于1875年创作的《撑阳伞的女人》,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母亲和孩子散步的场景,画中的人物是已成为他妻子的卡米耶和儿子约翰,因此这既是一幅活泼生动的人物画,也反映了莫奈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
在画中有一位半侧着身子、美丽端庄的女人形象,衣褶因为她的转动也在旋转,她带着惬意的笑容,漫步在美丽如画的田野间。她在画面中的出现,迎合了天空中直射下来的光芒,与天空和绿地这段距离之间的空气、以及草丛中升腾起的气息相融合,极具迷人神韵。而画中头戴遮阳帽的小男孩,此刻正睁着一双大眼睛望向前方,仿佛是听见大人叫了他一声,于是从画中女人的身后探出头来。
在这幅画中,我们尚且可以看出撑伞女人的外貌,但是她和她构成三角型起稳定画面作用的儿子的面貌却被简化和模糊化。可是,也正因为这样,我们不必纠缠在画面的技法上而能把更多的心思花在画面所传递的,清晨母亲和孩子散步的惬意及其中的微风、蓝天那种恬静美好当中。所以印象派的胜利在于它不仅仅是开拓了一条奇路使人们耳目一新,更在于它可以把画家自身的感受记录下来传递给他人。这种心灵上的震撼是其他流派所无法比拟的。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62762191.png)
撑阳伞的女人(单人)
莫奈共画了三幅《撑阳伞的女人》。卡米耶因病去世后,莫奈很想念她。1886年,莫奈让自己第二任妻子爱丽丝的大女儿苏珊做模特,又画了两幅《撑阳伞的女人》。这两幅画和第一幅画在构图上相差不远,苏珊穿的衣服跟第一幅画里卡米耶的衣着如出一辙,姿态也很相似。她们都撑着阳伞,在阳光下站立着,更换着不同的角度。
但比起第一幅,这一幅的人物处于更次要的位置,印象派很少画人物,风景中的色彩变化才是莫奈的永恒主题。所以第二幅《撑阳伞的女人》足以看出莫奈及整个印象派的走向。画中大块的墨绿和棕红的,凝重的颜色。不再看见早期注意天空光影的纠缠和光影对人物的影响,换而之是大块更大块的颜色铺成一幅画甚至连人物本身都只是画中颜色的一部分(上一幅中女人的尚可辨认的面目在这里彻底被简略掉)。我们可以感受到画面里的风不再是清晨的微风而是夕阳落下的晚风,吹得人物身后的云彩在大块急速的运动,炽热的阳光照在草上淹没了女人的脚,女人上半身因为撑阳伞形成的阴影和下半身被阳光照耀仿佛要燃烧的裙子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上飘扬的纱巾给人以视觉冲击。两副几乎同样的以撑阳伞的女人为主题的作品,但是意境却相差万里。也许莫奈心中真真爱的是卡米耶,也只有爱一个人才会把她画的如此迷人。从这些画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莫奈对卡米耶深深的思念。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62762191.png)
多尔切阿夸之桥
多尔切阿夸是利古里亚最著名的小镇之一,在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画作中被定格为永恒。就是在当时第二次的意大利之行中,莫奈画下了这幅《多尔切阿夸之桥》。画面中的城堡曾经是万蒂米勒伯爵的领地,位于利古里亚海岸的末端、意大利与法国交界之处,在因佩里亚省的内维尔亚河左岸。莫奈运用元素之间的碰撞,赋予水、石头和植物均衡的色调与明暗,营造了此景的和谐氛围。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62762191.png)
埃特勒塔 渔船
埃特勒塔是法国的上诺曼地大区滨海塞纳省的一个市镇,属于勒阿弗尔区,以奇特的海崖出名。那里有着三座海蚀门,分别是与“石柱”相伴的阿瓦尔门、和海滩相接的阿蒙特门、以及宏伟的曼内普特门,因此那里常被人们称作“象鼻海岸”,从1883年到1886年的几年间,莫奈常会去到诺曼底海岸的渔村和埃特勒塔。在那里他创作了大量描绘不同光线下的海岸线风景和该地区三座海蚀门的作品。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0/4_1633862762191.png)
博尔迪盖拉的棕榈树
1883年,莫奈和雷诺阿前往法国l’Estaque去拜访塞尚,那是他第一次游历博尔迪盖拉。直到第二年一月中旬,莫奈又重新返回博尔迪盖拉,并决定逗留三个月,因为地中海沿岸的天壁湛蓝明亮,与法国冬季的晦暗灰色形成强烈的反差。
创作中,莫奈首次尝试之前从未使用过的颜色,这几乎让他陷入了近乎疯狂的状态,因为他很担心无法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这里美妙的风光,无法捕捉到博尔迪盖拉的地域精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