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越老越有“福气”的人,身上有四大吉兆,看看你有吗?
发布于 2021-10-10 17:14
传统文化中讲究“老来福”,有“不怕年轻受罪,就怕老来吃苦”之说。
因为年轻人体力丰健,容易承受苦难,而年老之人,体力、精力都不如前,再受苦无异于苦上加苦。
我们常羡慕他人的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却不知“福气”从何而来。
在我看来,不必羡慕他人的福气,也不用探究别人的福气从哪里来,所谓“各有因缘莫羡人”,因果福善祸恶,历来不爽。
譬如,《了凡四训》中记载,袁了凡本来十分相信“万般皆是命”,后来经云谷禅师点化,随即发愿行三千功德,人生的轨迹也由此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改善。
掌握人生命运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越老越有福气的人,身上往往有四大吉兆,看看你有几个?
01
内心平静,不被外境所转
昔日,僧人法达到南华寺拜谒六祖慧能,因为诵读过三千部《法华经》,他滋生了贡高我慢之心,礼拜六祖时,只是略微一弯腰,连头都没叩到地上。
于是,六祖为他开示了诵经久而不明白经意,实际是与佛理成仇家的道理。
我觉得,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像法达僧那样,被外境所转。
譬如,见到别人事业有成,身居高位,便艳羡不已,却不知他人内人的平静。
实际上,我们没有别人的心境,即便被放在那个位置,也会起我慢心,造作种种恶业,障碍自己。真到那时,恐怕连享受当下生活的机会,都要失去了!
02
行善布施,广结善缘
经云:“若为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所谓布施,即给予他人福利安乐,使别人得到利益。
佛门中讲因果,布施为因,得福为果,所以施远比受有福。
不管我们是行法施、财施,还是无畏布施,布施结缘,就如同拥有了一眼山泉,善果福报便汩汩涌出。
但是,我们凡夫目光短浅,以为布施他人一分,自己就少一人。殊不知,布施如同耕种,每一粒稻种,都会带来丰厚的收获。
03
深信因果,自求多福
古德有言:“人为善,福虽未至祸事已远;人造恶,祸虽未至福报已远。”
人生的福祸得失,不是靠祈求来的,世间也没有谁能赐予众生福报,每个人的命运,都真真切切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有福气的人深信因果,故而自觉断恶修善,福利果报也会随缘而至。
相反,轻信宿命,任凭命运摆布,甚至对江湖术士盲目信从,实际是一种愚昧的迷信行为。求福不在因上努力,反而去贪求无因之果,就如同空中楼阁,无非众生的颠倒妄想。
04
懂得隐忍,能忍则多福
过去,师父曾经告诉我一句话,叫做“忍则多福”,多年来这句话让我受益良多。
佛家有言,“忍辱波罗蜜,便是妙中宝”,隐忍并非怯懦,而是大智慧。
因为,人生路漫漫,我们每个人都是路上的行者,我的精力应当放在“赶路”上,而不应放在“抢路”上。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心宽天地才能宽,心量越大福气也越大。
《佛遗教经》中有言:“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人在辱境中最易起嗔心,嗔火若生,平日再多的功德积累,也会一齐烧尽。
所以,真正有福气的人,以忍辱护嗔心,懂得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总而言之,众生的福气,由善业感召而来,乃是自己修来的。
从佛理来看,世间一切名利财富,无外乎梦幻泡影,其背后清净的身口意业,才是根本。
就如老话中所讲,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四个越老越有福的特征,你身上都具备了吗?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