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会解药吗?
发布于 2021-10-10 17:19
GUIDE
导读
吃药不喝茶
似乎成为了一个生活常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样机械理解对吗?
茶,到底是什么东西?
中医是如何理解茶的?
独
家
到底茶会不会解药呢?
应该从两方面来认识:
01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理解:
茶确实会减轻某些药物的药性,导致服药后药效下降甚至消失。其原理如下:
1、改变药物环境的PH值。如茶叶可促使胃酸分泌,升高胃酸的浓度,从而使PPI类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等)的抑酸效果下降。
2、茶叶中的某些成份与药物直接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效下降。如茶叶中的鞣酸容易与麻黄碱(麻黄的主要成份之一)、小檗碱(黄连的主要成份之一)发生反应,从而使药效下降。
3、茶叶中的某些成份的化学性质与药物发生冲突。如茶叶加的咖啡因、茶碱等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会使镇静安眠类药物药物下降。所以患有睡眠障碍正在服用安眠、催眠类药物及抗焦虑、抗抑郁等药物时要慎用或忌用茶水。
4、茶叶中的某些成份与体内蛋白结合使药效下降。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以人体内的生物酶结合从而降低酶的活性,导致药效下降。如正内服用胃蛋白酶、酵母片等患者就应当忌茶
02
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
1、茶叶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在很多方剂中均能看到茶叶的身影,如用于治疗风邪头痛的“川芎茶调散”,在其用法中便写明“食后用茶清调下”。《医方集解》中解释道“用茶调者,茶能上清头目也”。
2、茶叶作为一味中药,同样也是具有“偏性”的。茶叶种类多,不同种类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偏性”,如绿茶偏寒、凉,而红茶偏温等。
3、理解茶叶是否解药性,要从茶叶的“偏性”及所用方剂的配伍特点去看待,如补益类药物一般要忌用茶叶,特别是要忌用绿茶、乌龙茶、白茶等未发酵或轻发酵的茶叶;因茶叶具有开窍醒神之功,则在用安神类药物的时候一般也要忌用茶叶;素体亏虚或脾胃气虚之人也要少茶甚至忌茶。
4、服用中药期间要根据具体目的来决定茶叶的使用方法。
结
言
茶叶是否解药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机械地去理解,而应该辨证的去看待!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