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发布于 2021-01-14 17:29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高三化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在新课标中,学生对于有机物主要是从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学习,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有机物,同时又是典型的衍生物,在本章的学习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主要看重对乙醇结构与性质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运用类比法,通过比较乙烷和乙醇结构、性质的差异,认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并初步认识研究有机物分子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方法。
2、实验是探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建立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3、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4、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高中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认识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也初步了解了有机基团与性质的关系,因此对于官能团学习有一定基础

 

四、教学过程

1、从学生身边事入手,衡水的两张名片“衡中、“衡水老白干”,引出本节内容——乙醇。展示乙醇试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乙醇的物理性质。

2、由已知的乙醇的分子式C2H6O,引导学生推测可能的结构式。在此,学生对价键理论的理解不够,因此,需要从乙烷的结构式进行引导,在此基础上加氧原子,得两种结构。究竟哪一个是乙醇的分子结构呢?如何确定?从而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论进行实验探究,明确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价键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目标。

3、接下来,进行实验探究,首先由已知钠和水的反应,类比水和前面所得的结构式,通过实验乙醇与钠的反应,确定乙醇的结构式。在乙醇和钠的实验中,由于气体是氢气无疑,因此没有设计生成气体的检验。学生的创造性是极大的,有个组的学生在此实验中进行了简单验氢操作,因此在回答问题是找了这一组,果然,学生回答的非常精彩。

4、乙醇的燃烧反应学生书写,再从中引出乙醇的催化氧化,学生分组实验没有出彩之处。催化氧化原理的分析是个重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讲授式教学在此处的优势表露无疑。

5、酒精检测是乙醇氧化性质的一个重要应用,从而得到乙醇的用途,但用途部分都是教师的展示,学生的主动性少,有待改进。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衡水市的两张名片——衡水中学、衡水老白干,衡中:我们同学正切身感受它的风采;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衡水老白干的主要成分——乙醇

 


【观察探讨】请同学们观察所提供的药品:无水乙醇,并联系我们所知道的乙醇在各方面的应用,总结乙醇所具有的物理性质
【问题】乙醇的分子式:C2H6O,根据乙醇的分子式,请同学们写出乙醇的结构式可能有几种?
【提示】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如果没有氧原子的话就是乙烷,现在乙烷分子中再添加一个氧原子,可以形成哪些结构呢?
【师】引导学生观察各个原子的连接方式,分析比较两种结构的不同点。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究竟哪一个是乙醇的分子结构呢?如何确定?
【过渡】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究乙醇的结构。
 
【实验事实】钠保存在煤油中,当然不会与其发生反应;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设疑】由此说明具有什么结构的物质可以跟钠反应?
【实验探究一】无水乙醇和Na的反应。
【实验前准备】乙醇和钠反应产生什么物质?如何检验之?对比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观察乙醇和钠反应的异同。
 
 
 
 
【分组实验】投影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
 
 
 
 
【板书结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板书】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设疑】我们还知道乙醇有什么性质?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⑴燃烧
【师】乙醇除了能在氧气中燃烧外,还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
【实验探究二】在试管中加入3-5mL无水乙醇,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板书】
 
【动画演示】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的机构变化
 
【师】乙醇除以上化学性质之外,还有其他化学性质,乙醇还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被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同学们根据乙醇的性质讨论乙醇的用途.
【投影】酒后驾车酒精检测仪,乙醇的用途
【小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师】乙醇可以看做是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像这些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由以上的研究我们看到烃与烃的衍生物性质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取代氢原子的羟基对乙醇的性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像这种决定有机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卤素原子(—X)、羟基(—OH、硝基(—NO2)都是官能团,碳碳双键也是烯烃的官能团。
 
 

 

 

 

 

 

 

 

投影图片:衡中、衡水老白干

 

 

 

 

 

 

 

学生分组观察探讨,填写学案

 

回忆乙醇的分子式

 

 

 

学生尝试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

①CH3OCH3

②CH3CH2OH

 

 

 

通过实验确定

 

 

 

 

引导:煤油中含有烃CH

水中HOH

 

 

学生回答:生成H2

 

 

 

 

 

 

 

 

 

 

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填写课件上的表格,得出结论。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明确反应时乙醇的断键方式

 

燃烧

写出方程式

 

 

 

 

 

 

 

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尝试解释可能的原因

 

 

 

学生书写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

 

 

 

 

 

体会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情况

 

 

 

 

 

 

 

 

学生探讨乙醇的用途

 

 

 

 

 

师生共同回忆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学生理解并形成官能团的概念

 

从学生的身边实例入手,调节学习气氛,激发学习积极性。

 

 

 

 

利用实物观察得出直观印象;利用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接触到的用途进行归纳

 

 

 

巩固运用价键理论寻找分子可能结构的技能

 

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论进行实验探究,明确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

 

 

 

 

 

由已知知识,推测未知,类比得出结论

 

 

 

 

 

明确实验方法、实验目的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观察、交流和讨论,从现象到结构变化的推导和联系,培养学生用科学解释现象的能力

 

 

 

 

 

 

组织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书面表达,强化学生对该反应的认识

 

 

 

设疑铺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分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用科学解释现象的能力

 

 

 

 

体会方程式加和,催化剂的特点

 

 

 

 

 

形象直观的认识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情况

 

 

 

 

 

 

 

 

体会性质决定用途,利用身边的化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更深刻、正确认识身边事物的能力

 

 

 

 

 

 

 

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在分析的基础上以刚完成的反应为例,提出概念,使学生易于接受并形成深刻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设计

利用课堂练习的掌握程度,详见课件

七、教学板书

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乙醇的分子结构

 

结构简式:CH3CH2OHC2H5OH

 

乙醇的化学性质

  (1)Na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氧化反应

燃烧:C2H5OH3O22CO23H2O

催化氧化

 

八、教学反思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的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高中必修2的教学中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