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834班首次举行班级辩论赛

发布于 2021-10-10 19:09

共话“双减”政策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了深入了解“双减”政策,我班首次举行了以“双减”政策为主题的辩论赛。

    同学们分为正反两方,正方支持“双减”政策利大于弊,反方支持“双减”政策弊大于利。

    正方辩手:一辩刘碧琪,二辩陈艳桦,三辩张钦,四辩姜欣源

    反方辩手:一辩李奕葭,二辩黎栩炫,三辩吴逸雅,四辩梁栩玮

    正反双方辩手分坐两堂,各自整理着资料,为接下来的辩论赛做了充分的准备。

    正方一辩首先发言,抛出己方观点:“双减”政策必定是利大于弊。理由如下:

    1.“双减”政策减轻了过重的作业负担,同学们拥有更多的时间提高综合素质。

    2.“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作出了管控,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家庭负担。除此以外,正方一辩还结合新闻叙述了如果没有“双减”政策,大部分同学会在补习班超前学习,这会加重学习压力。


     对于正方一辩提出的观点,反方一辩也提出了疑问:

     1.学生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但是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利用这些时间提升自我。尤其是周末在家,部分同学会利用这些时间玩游戏,久而久之便会沉迷其中。

     2.学校教育实行班级教学,一位老师负责几十位学生的教学,当有同学出现学不会的情况,学校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一一对学生进行辅导。且班级里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同学完全跟不上班级教学节奏,他们本可以求助课外辅导机构,但“双减”政策却断送了他们的后路。此外,也会增加家长们的负担。因此他们认为“双减”政策弊大于利。



辩论越来越激烈,双方二辩三辩也极力表达各方观点。

▲ 杨嘉怡

▲ 李隽皓

乔惠妍

       对于“双减”政策,观众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杨嘉怡同学发出疑问,“双减”政策的落实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保证自己会利用这时间来学习。而”双减‘也意味着取消了周测、月考等考试,不能公布考试排名,这摸不清楚自己的水平居于哪个层次,也就无法定下学习目标。而中考、高考还是以分数选拔人才,我们一年多之后就要面临中考,我们又怎么应对呢?

      李隽皓同学指出,“双减”政策也是筛选人才的一种方式,能够自律学习的必然可以学好,而自律性差的将被分流淘汰。我们国家现在处于老龄化难题当中,人口出现断层现象,缺乏年轻劳动力。在中高考分流后,会有一部分同学进入社会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劳动力缺失问题。

      乔惠妍同学则从中外教育的角度对“双减”政策提出了新的疑问和看法。

     辩论赛进入了尾声,双方四辩根据辩手们的观点和群众的看法分别进行了总结陈词。

     最后群众们投票选出表现最佳的一方——反方,并选出了本次辩论会最具表达能力奖(吴逸雅)、最具团队意识奖(李奕葭)、最具风度奖(张钦)。

      “双减”政策既有利也有弊,关键在我们如何扬其利避其弊。此政策也更考验同学们的自律性,在“双减”政策之下我们更应增强自控力,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文稿 | 杨颖欣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