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教材解读
发布于 2021-10-10 19:08
《丁香结》教材解读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
NO.1
SPRING
春暖花开好天气
NO.2
SPRING
春暖花开好天气
二、地位作用
本文编排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从草原到丁香结,从雨中西湖到花开花谢,本组课文从各个角度展现了大自然别样的风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旨在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作者的感悟。
Spring Comes
NO.3
SPRING
春暖花开好天气
三、教材内容分析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本文选自其中。作者笔下的丁香,开满城里、城外、校内、校外,也开在了作者的斗室前。眼前的丁香,打开了作者的想象,尺寸千里地由丁香花想到了吟咏丁香的诗词名句,再由花形似“结”,引发了人生体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文章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对人生的豁达,生活不可能事事顺心,不顺心的事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生活,我们既有赏花的心情,又有解结的心志,这样,生活才有滋味。
文章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丁香花,第二部分是感悟“丁香结”。第一部分中“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简洁地写了城里开得繁盛的丁香花。“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从花色、花香写丁香花的美好。“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细致描摹了作者斗室前的三株白丁香,以及花对人的影响。第二部分中“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从古人词中的丁香,写微雨中的丁香花。第5段“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写作者在偶然观察中,懂得了丁香结的由来。第6段“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写作者对“丁香结”的人生感悟,由仇怨想开去,对“丁香结”有了新的思考,对人生有了积极的体悟。
本文风格清新轻盈、意蕴深远,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丁香花的形象,谈对人生的感悟。文章调动多种感官,从丁香的色彩、形貌、气味、姿态等多个方面描写了丁香的形象,写得如画一般。对丁香花的色彩,有写意式的描写:月下丁香“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斗室外的白丁香,则是“檐前积雪”,“一片莹白”“参差的绿”,“两扇红窗”恰是这写意画的画框。而“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更像是工笔白描。“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直接将花的形象比作印象派的画。
对丁香的描写,随着地点的转移,从整体到局部,观察有序可循,细致入微,形神兼备另外,作者雅致新奇的精妙用词给人带来“陌生化”语言感受。在感悟“丁香结”的部分,采用了“联想”的写法。从眼前的丁香,联想到古人诗词中的语句,再到微雨中负担着愁怨的丁香,最后联想到人生的“结”,并阐释自己的人生哲学。
“阅读链接”中提供了四句跟丁香有关的诗词,诗中皆有“丁香结”,诗词中“丁香结”作为一个固定意象,是忧愁、苦闷的代名词。作为课文的对照,诗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丁香结”这一意象,进而领悟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丰富语言积累。
Spring Comes
NO.4
SPRING
春暖花开好天气
四、知识要点
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扩号里的问题。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
3.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
4.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五、教材编写特点
1.点线结合,丁香结像一条线似的把本课进行梳理概括,由丁香花到丁香结再到人生中的结,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2.图文并茂,教材中出现一幅关于丁香花的插图,插图照应文本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正文辅图互补,激发读者无限的想象。
3.精心编排,课后习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并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积极、豁达的人生价值观。
六、问题建议
宗璞散文的特点是清新轻盈,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是很贴切的。宗璞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在一个中国哲学家庭受到传统哲学文化很深的熏陶,然而,她的散文创作却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文化散文,而是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之上的从笔端流出的心灵之语。《丁香结》正是这样的作品。
作者笔下的丁香,它承载着苦难和愁怨,是作者刻意寻找的寄托情思攀升思维的依凭。春天一来,丁香,这自然中的普通花束就充满了城里城外、校内校外,也充满了作者的斗室,“照耀着文思和梦想”。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给之以尺幅千里的功效。读起来,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间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
教材的编写注意体现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教学的方式新颖而开放注意反映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知识的联系密切而突出教材在编写时注重各部分内容间的纵向联系,使前面的内容为后面打好基础,后面的内容是前面内容的发展和提高。
本文选自“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从《草原》到《花之歌》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无限,如果用豪放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丁香结》本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忧愁,这与作者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作者在“愁”中自我安慰。脱离了时代背景,学生很难理解这种“结”,更多的是读文章,并不能入情景。
Spring Comes
面对生活,我们既有赏花的心情,又有解结的心志,这样,生活才有滋味。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