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手握27万重兵,林帅为何避战东北?一听要和谈,急得掀桌子
发布于 2021-10-10 21:55
引言
在战争中,每个将领除了必须严格审视当时的情况,还应该考虑到随后战事的发展趋势。对于自己的兵力和攻击能力,更是要做到心中有数。《左传》中说道:“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不管是狂妄自大还是妄自菲薄,都有可能造成战争中的失利。
01
林彪在1945年11月放弃了提前决战锦州,随后他进一步向延安汇报了当前的形势。在林彪的汇报中,他认为:目前他手中的兵力虽然众多,但是行动迟缓而且疲惫不堪,一旦投入战争很容易成为对峙战,这样的话,其实没有把握能够达到作战目的,反而会让部队力量遭受挫折。所以林彪提出想要让部队补充休整,以此同时进行群众工作,以小股部队打击敌军师以下的部队。
▲林彪
很多人认为林彪这一番汇报,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战,这也成为了很多人批评林彪“消极胆小”、“过于谨慎”的理由。当时林彪的对手杜聿明只有两个军,但是这两个军却逼得手握二十七万重兵的林彪节节退却,当时如果林彪能够集中兵力将杜聿明的部队歼灭,那么在重庆谈判中,共产党会更有主动权。然而当时的情况却是东北很多大中城市都被丢掉,林彪将兵力分散进行了修整,以及发动当地群众搞土改。
▲国共和谈时的毛主席与蒋介石
那么林彪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在他向延安汇报情况中可以看出一二缘由。实际上当时林彪部队由于后勤供应不上,不管是枪支弹药还是日常服装食品都非常不足,而且由于当地土匪扰乱,就连伤兵都无法安置,部队的整体情绪也非常低落。当时东北人民军虽然号称27万,但是其真实战斗力究竟如何,林彪心里非常清楚。
▲杜聿明
实际上在现代战争中,战争的胜负远不是简单的,数字对比可以决定的,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量。当时除了数字上的优势外,共产党的武器、后勤、战术水平,相较于杜聿明的军队而言,都处于绝对劣势。所以当时林彪的决定是根据具体情况和局势来做出的正确选择。
02
后来彭真、罗荣桓等人要求其中东北的主力将沈阳和长春拿下,但延安最终并未同意,他们接受了林彪的建议并肯定了他的做法。很明显,林彪的汇报和分析对于延安的这一决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此后延安也根据东北的具体情况改变了作战策略。不过后来的局势又发生了大变化,当林彪已经扩充并整好队伍准备大战一场的时候,马歇尔调停开始了。
▲马歇尔
美国的调停让延安对局势的判断出现了一些改变,一些人对于和平产生了盲目乐观的情绪。1946年1月,国共双方就停战一事达成一致,似乎和平立即就要到来,但是林彪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却十分恼怒,几乎要掀了桌子。他立即向延安方面发送电报阐明自己观点,他认为所谓和平协议根本就是蒋介石的重大阴谋,而且他希望延安方面能够更加慎重地考虑此事。
▲身处延安的毛主席与周总理
与此同时,林彪致电东北各部队,让大家不要抱有和平幻想。林彪的态度受到批评,但现在回头看,当时林彪具有一名高级军事指挥员的清醒头脑,他是非常正确的。清代龚自珍在《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一诗中写道:“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由于延安的态度,所以美国调停和停战谈判在整个东北人民军中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和平幻想,这给后来的战事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03
原本还有20万大军和一批出色将领都将被调往东北,但是由于第一次停战令,根据协议,延安就无法再继续往东北调兵遣将。当时林彪刚刚决定要集中兵力消灭分散蒋介石的两个军,但此时按照延安的命令,他却不能给对方任何刺激,要不然很可能会被对方作为破坏和平的借口。林彪被要求处于完全防御的状态,不能主动采取任何攻击。
▲国民党的美械精锐部队
此时国民党的新一军、新六军都是美械精锐部队,林彪只能看着他们源源不断地登陆东北,自己麾下虽然也有重兵盘踞,但却不能主动进攻。但是林彪却不能不做好应付对方进攻的准备,所以此时建设根据地的部队又必须给全部集中起来。所以林彪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他必须把兵力集中起来,但是又不能进攻。
结语
这些情况都为东北在后来的解放战争开始之初频频落败埋下了隐患,后来四平保卫战的败落,更是由于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此事一直到现在,都不断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引起过诸多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