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还限电停产吗?
发布于 2021-10-10 23:14
欧洲天然气危机跟油价相信大家也都留意了。
虽然天然气有很多政治上的因素,包括油价也是。但有一个问题,明明欧美还在闹疫情,经济还没全面恢复,俄罗斯按大帝的说法今年卖给欧洲的天然气已经达到历史最高峰了。为啥欧洲还缺气呢?为啥明明欧佩克也增产了,疫情也还没完,油价咋就起飞了呢?为啥明明油价都起飞了,老美的页岩油页岩气到现在都还没动静呢?
明明之前都预估,只要油价涨破40,老美的页岩油页岩气就会恢复生产,到了50-60,老美就会开足马力把油价打下来,虽然油价起飞肯定是通胀的锅,但既然油价已经打破了页岩油气的成本线,照道理页岩油页岩气企业应该抓紧生产才对吧,怎么好像没动静呢。
其实我相信很多人留意到了中国缺煤,欧洲缺气,但为啥缺煤,为啥缺气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碳中和。
中国缺煤吗?中国不缺煤,哪怕不从澳大利亚进口,中国也不缺煤?那为啥好像一下子又缺煤,因为双碳嘛,火力发电每年就这么点排放指标,那自然屯那么点煤就够了。如果大家都屯煤屯少了,自然煤矿也就不会开采那么多了。外加关停小煤矿,给煤矿也搞环保指标,煤开采少了,突然一下子缺点要用煤了,煤从地里挖出来也要时间啊,更何况很多煤矿估摸着未来要碳中和,煤越用越少,干脆关闭几个矿井,卖掉点设备吧,开着也要钱啊。
欧洲的天然气也是差不多的道理,都用上风能跟光伏了,天然气感觉以后也用不了那么多了,都用清洁能源了嘛,那天然气不然我们就少买点,不能便宜俄罗斯啊,欧洲可是环保先锋嘛。
美国同理,我们都要禁售燃油车了,拜登都要求任内清洁能源比例要提高到50%,这个时候再去费钱把已经停掉的页岩油气井重新开启,不是浪费钱嘛,再去勘探开发新的油田不是浪费钱嘛。
说了那么多,总得来说就跟你家楼下要拆迁,开始清仓大甩卖的店铺一样,我都已经准备收摊了,谁还跑去进货啊?哪怕因为我要清仓,所以生意变好了呢?
时代已经变了,大清真的亡了。绿色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的趋势已经不可逆了。油气厂商基本上不是躺平就已经纷纷开始转型去搞绿色能源了,所以才会导致过去及未来几年,传统能源领域的投资会严重不足。
这个时候就会引发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好比你搬家,你把旧屋子都收拾赶紧了,但新屋子还在装修住不进去。。。那你要住哪儿呢?换到能源领域就是,各个大国急吼吼地都去搞绿色能源了,传统能源的一看,得,你不带我玩了,那我就收摊了,一收摊发现,绿色能源那边还没开席呢,那可不就饿着了么。
所以现在放在全世界面前的也就只有两条路,绿色能源大干快上,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或者就是暂缓执行双碳政策,回到传统能源的老路,然后徐徐图之。
其实中国今年缺煤,欧洲缺气,就是步子迈大扯到蛋了。但中国还能靠政策逼着煤矿多挖点出来,欧美一边喊着碳中和,一边停售燃油车,一边还指望石化天然气厂商继续加大投资,可能么?都知道是夕阳行业了,谁还赶着往里扔钱啊。
所以问题来了,今年动员了煤炭一波,估计能顶过这个冬天,明年呢?还指望跟以前一样,煤炭价格一涨,大家疯狂挖矿,然后煤炭价格暴跌,大家一起勒紧裤腰带?不可能了,时代变了。今年煤炭价格涨完,明年也不可能提高太多供给的,因为双碳政策摆在那里,谁敢轻易越雷池一步,今年是上头发话了,明年谁知道是啥形势啊。
所以明年煤炭会跌吗?煤炭股还能用周期股的眼光来看吗?我看未必了吧。因为供给上不来。
最近其实很多财经up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开始提一个名词,叫结构性通胀了。
所谓结构性通胀就是因为供给被限制死了,而需求还在,就人为地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供不应求怎么办,涨价呗。所以说如果第一波全球通胀是美国烂印钞票引起的,那第二波全球通胀就来源于双碳政策控制下导致的供需不平衡。
煤炭,天然气,石油是这波看得到的结构性通胀。但只有能源吗?不,情况远不止于此。因为这波双控,所有高耗能产品恐怕在未来几年都将产生结构性的通胀。比如工业硅,比如电解铝,比如合成氨。
因为双控,限制了这些高耗能产业的产能,产能下来了,需求没变甚至上升了,价格会怎么样还需要我多说吗?为啥今年周期股这么猛,化工这么猛,硅料这么猛,你仔细去分析会发现,今年猛的周期股跟去年猛的,并不完全是同一批了。去年很多商品猛是基于疫情造成某些商品的主要供给国产量下降或是无法运输。但今年商品猛则是基于双控政策下的停工停产。
那明年还双控不?明年还缺电不?明年还停工停产不?
我看只要还有双碳目标,明年的情况不会比今年好到哪里去,毕竟风光水核特高压建设都要时间,指望绿能一下子大幅替代传统能源毕竟不现实,但双控的指标又是硬指标,这就势必陷入两头为难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