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造成浙江丽水7人感染,1人死亡的鹦鹉热是什么?
发布于 2021-10-11 00:52
浙江丽水疾病防控10月5日消息,自9月上旬开始,丽水市中心医院和丽水市人民医院先后收治例7例畏寒、发热、全身乏力症状病例,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而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重症肺炎等,病程长,病情重,其中1例救治无效死亡。经实验室病原体宏基因组测序,确诊鹦鹉热病例6例,临床诊断1例,这也是丽水市首次报告鹦鹉热病例。
01 何为鹦鹉热?
鹦鹉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是人类、鸟类及一些哺乳动物均易感的自然疫源性衣原体病,原是鸟类的特种传染病,可传播于人,主要是由排出衣原体的鸟类及其污染物引起人类感染的,也是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
02鹦鹉热的病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首先从鹦鹉体内分离出来,可感染家禽(如鸽、鸡、火鸡、鸭、鹦鹉及其他鸟类)、家畜(如牛、羊、猪、猫、豚鼠等)和野生动物(如海貂、麝鼠、野兔、跳羚、树袋熊、苏门羚、野猪、袋鼠、野猴)等。主要引起动物肺炎、关节炎、流产和毒血症等多种疾病,也可感染人类引起非典型肺炎等。
其宿主广泛,主要存在于动物肠道,由粪便排出污染环境,以气溶胶传播。革兰染色呈阴性,在多种细胞培养系统中生长发育均佳,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可于-75℃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存活,但置于乙醚中30分钟、0.1%甲醛或0.5%的苯酚溶液24小时均可灭活,25%乙醇或40%甲醇均可直接灭活,加热60℃ 10分钟或37℃ 2-3小时可致衣原体丧失感染力。
03鹦鹉热衣原体的微生物学检验
鹦鹉热衣原体有衣原体独特的生活周期。包涵体较致密,形态不一,不含糖原,碘染色阴性,是与沙眼衣原体鉴别要点之一(沙眼衣原体含糖原,碘染色阳性)。鹦鹉热衣原体具有属共同抗原、种特异性抗原和型特异性抗原,其中属共同抗原存在于衣原体的细胞壁中,为外膜LPS,耐热,溶于乙醚,具有属特异性,无种特异性。种特异性抗原和型特异性抗原均位于MOMP上。依据型特异性抗原,可将鹦鹉热衣原体分为A、B、C、D、E、F、M56和WC8个血清型和至少9个基因型,每个血清型株均表现出一定的感染宿主的特异性。
标本采集与处理:采取患者血液、痰或咽喉含漱液。如为血块,加肉汤或组织培养营养液制成10%悬液。痰标本一般加2到10倍体积的灭菌肉汤(PH7.2—7.4含抗生素)或组织培养营养液用力振摇成乳悬液,室温1至2小时后,低速离心去上清接种。
显微镜检查:Giemsa或Machiavello染色法观察衣原体的原体和网状体。Giemsa染色可观察包涵体。
抗原检测:以衣原体属、种或型的单克隆抗体与荧光素结合后,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组织或细胞中衣原体抗原的存在或用于衣原体的分型;也可用酶免法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的衣原体抗原。酶免法比免疫荧光法准确性略高,且可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核酸检测:将衣原体MOMP基因、属特异LPS表位基因及其他决定鹦鹉热衣原体抗原的基因片段做成探针,对衣原体DNA进行斑点杂交或Southern印迹杂交试验,可准确、灵敏地测出鹦鹉热衣原体,也可用于种内株系的鉴别;也可用PCR检测3种衣原体的MOMP基因序列,结果能直接区别3种衣原体,是简便、微量、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通过病原体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可快速锁定鹦鹉热衣原体。
抗体检测: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CF)、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常用CF和ELISA法。补体结合试验主要用于鹦鹉热和性病淋巴肉芽肿以及肺炎的试验。试验方法有试管法和微量法。由于豚鼠可能自然感染衣原体,因而所用补体必须先测定血清中有无抗衣原体抗体。许多感染衣原体的禽类和部分人血清与衣原体结合时,常不能结合补体,产生抑制反应,因而需采用间接CF试验。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试验,CF抗体效价呈4倍增长者可作现症诊断。单次CF抗体结果,需效价高于1:64才能作临床诊断。
04传染源
主要为鸟类,包括鹦鹉、长尾鹦鹉、相思鸟、金丝雀、鸽子、海鸥及其它鸟类,鸭等家禽也可成为传染源。病人咳出的痰对他人有传染性,所以也是传染源。
05 传播途径
混于尘埃中的衣原体或感染性气溶胶可经由呼吸道引起吸入性感染;而接触带菌鸟及其污染的分泌、排泄物等,则可经有破损皮肤或黏膜以及消化道等多种途径获得感染。患者痰中可长期带衣原体,亦可造成他人被感染。本病在鸟类之间,也时有传播,以通过携带衣原体鸟屎所污染的食料与空气为主。
06人群易感性
本病的暴发,多发生于与家禽和鸟类集市的经常接触者,或有关的职业人群,在其生产活动或加工过程中,同时有大批人员受到感染,以至引起较大规模流行。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不一定产生免疫力,复发常见。从临床上复发和患者的再感染表明,本病无持久可靠的免疫力,加上疫苗接种效果仍不理想,故对易感的健康人群尚少有效的防护手段。因此,本病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07 潜伏期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7-15天,短者3天,最长可达45天。
08 临床表现
鹦鹉热临床表现有多样性,可缓慢起病,体温在3~4天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升高,但多为急性起病,高热、寒战,伴相对缓脉。有全身不适,疲惫无力,纳差。剧烈的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是常见的主诉,四肢和躯干肌痛可使患者不能站立,背部和颈部肌肉的痉挛和僵直可误诊为脑膜炎。部分病例有鼻出血或斑疹。约1周出现咳嗽,咳黏液或血性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若出现黄疸则为累及肝脏。
恢复期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有时发生晚期并发症肺梗死,可造成患者死亡。此外,还可能发生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黄疸性肝炎、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但均不多见。
轻者体征很少,仅咽充血及肺部局限性细小湿啰音,重者可有肺实变体征,肝、脾和浅表淋巴结可肿大。
1、开展健康教育
预防本病主要是勿与病鸟接触,进口的鸟类应检疫。治疗可用四环素族、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
2、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严格养禽和鸟类贸易集市以及运输过程的检疫制度。对发生过感染的场所和房舍,给予检疫监督和消毒处理。在家禽和鸟类运输前后,应在饲料中掺拌四环素,以加强预防作用。必要时尚需采取检疫和进行隔离观察等措施。病例应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来源:丽水疾控、caclp体外诊断资讯
---------------------------------------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