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解读:买房人注意!房住不炒又出新招 刚需选择又增加了!
发布于 2021-10-11 18:55
所谓职住平衡,是指在某一给定的地域范围内,居民中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即职工的数量与住户的数量大体保持平衡状态,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当前我国以“购”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很容易导致“职住分离”。就业岗位通常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域,家庭在城市非核心区域购房居住,导致大量的交通通勤,造成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城市运营效率比较低。
与“职住分离”相伴而生就是职场人的“通勤焦虑”。越是大城市,这种情况越是显著。去年12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显示,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中,共有超过1000万人正在承受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之苦。
职住平衡,简单来说就是上班的地方可以离家非常近,不用把时间耗费在路上。
按照合肥的政策,合肥高新区的新房在登记摇号时,需要提供30%刚需房源+30%职住平衡房源,这就意味着共计60%的房源将定向出让,只有4成面向普通购房者。
高新区是合肥的科技型产业密集区,职住平衡相当于一个小型的“人才引进”政策,有助于提有助于保证片区人才的住房需求。另一个层面,这项政策也将进一步挤压投资客的选择空间。
事实上,合肥并不是第一个实施该政策的城市,职住平衡正在惠及更多的购房人。
今年3月5日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就提出,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职住平衡。”
4月27日,广州市首发职住平衡建立统一标准,目标50%以上适龄就业人口30分钟通勤,40%以上居民享受低成本住房。
上海也有建立“职住平衡标准”的考虑:5月7日公开的《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600米半径范围内常住人口、就业岗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55%、61%以上。”
7月杭州发布《关于构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专项计划(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选择湘湖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等特定区域开展“职住平衡”试点,优先保障户籍和工作在本区域的居民购房需求。
把房源向刚需倾斜、向区域内的职工倾斜,其实正是房住不炒的具体体现。作为写入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职住平衡未来将在更多城市落地,为广大购房者带去便利。
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