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素材 | 环境保护话题,这篇出自人民日报的范文,必看!

发布于 2021-10-11 19:13


 范文 

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态画卷

——《人民日报》

北京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如火如荼,河北推进太行山燕山和坝上造林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河南全面启动沿黄河南段左右岸、中下游生态廊道建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完成春季造林6646万亩,占全年造林任务的65.8%。绿色在广袤国土上不断延伸,为小康生活铺就幸福底色。

开篇赏析

开宗明义,通过列举我国绿色工程在多地开展的事例和数据,说明生态建设已成常态,论述了我国绿色工程正在构建幸福小康社会,直接点题。

领导人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天,“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怡人美景、“青山绿水共为邻”的生活环境,成为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在江苏南京栖霞区燕子矶街道,过去江边化工企业星罗棋布,江水被污染,如今厂房变绿廊、四季皆美景,居民再也不用“想着法子搬走”;在山西太原的汾河边,曾经空气质量不好,居民连出去跑步锻炼都受影响,如今户外能跑步的好天越来越多……透过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场景,可以发现,环境的改善是越来越多人共同的体验。

意义1

人居环境改善。先论述良好生态对民生的意义,再通过具体引述南京、山西两地的今昔对比,从浅层证明绿色工程最直接的影响是改善环境。

绿色不断延展,背后是发展理念的深刻改变。近些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下绿色发展的快进键。从持续增绿,创造“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来自中国”的奇迹;到大力治沙,不断实现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再到持续减排,让蓝天白云成为生活的常态……我们挥毫泼墨,书写生态画卷,让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之美从理想照进现实,让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浸润美丽家园。通过不懈努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美丽经济”发展起来了,绿富同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

意义2

发展理念革新。从增绿到治沙再到减排,通过多样化的事例,论证了绿色工程普及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层意义。文笔上,本段将生态文明建设比喻成“挥毫泼墨,书写生态画卷”,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绿色不断延展,为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如今,通过腾退还绿、疏解建绿、见缝插绿,不少城市正逐渐“把城市融入大自然”。比如,在北京、重庆、青岛等地,不断增多的城市森林、口袋公园、小微绿地,让人们工作之余能找到一片清幽雅致的休闲之地;在各地绵延的滨江绿道,人们不必走远,就能尽情体味山水林城勾勒的自然之美。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1平方米,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人们日益充实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在广阔的农村,“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建设,更让人们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收获着田园雅趣、享受着美好生活。

意义3

人民幸福感增强。由浅入深,绿色工程本质上是服务于民生。采用“总—分”结构,分述了通过绿地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城市和农村群众的幸福感。

如今,绿色不仅在山川大地蔓延,更在人们心中延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对很多人来说,“云端”种树、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生活习惯;专门为骑行、步行设计的道路上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越来越多人在购车时选择新能源车型,为节能减排贡献一份力量……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在点滴之处改善着身边的环境,助力实现我们共同的“绿色梦想 ”。

意义4

养成绿色生活习惯。从餐饮、出行、节能减排等方面具体论述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在环境美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新内涵的今天,写好绿色文章,让绿色成为最动人的颜色,让呵护绿色成为自觉的行动,才能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态画卷。以绿色指数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必将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让人们的幸福感更强。

结尾赏析

总结收尾,回扣主题:写绿色文章,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态画卷。

 范文赏析 

标题分析

采用比喻式标题,观点鲜明,吸引眼球。“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态画卷”,将“生态文明建设”比喻成“绘就画卷”,展示了生态建设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这种比喻式的标题既形象感性,又精当贴切,让主题简明直白。

开头分析

开篇列举全国各地的绿色工程建设情况和数据,有理有据地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论述了绿色工程有助于人民幸福家园的建立、幸福感的提升,点明主题。

主体分析

本文共6个自然段,除去开头、结尾,主体为4段。主体全部是意义分析,即原文的第2~5段。

意义分析,4个段落,4个观点。第2段是绿色工程改善环境,是最浅显的层面,首先论述了生态环境的意义,再借南京街道、山西汾河两地的例子论证绿色工程能改善人居环境;第3段是绿色工程改变理念,往深层次看,本段论述了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受绿色发展理念驱动,而在工程开展过程中也不断普及这一理念;第4段是人民幸福感增强,从更深层次角度说明绿色工程服务也提升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并从城市和乡村两个维度进行具体论证;第5段是绿色工程培养绿色生活习惯。这一部分的意义息息相关,由表及里,互为支撑。从浅层次出发,说明绿色工程能够改善环境,背后则是发展理念的改变,接着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最后驱使着人民逐渐养成绿色生活习惯。逻辑由浅入深、理念指导行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结尾分析

总结收尾,发出倡议“写好绿色文章,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态画卷”,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金词金句

1、领导人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今天,“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怡人美景、“青山绿水共为邻”的生活环境,成为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3、在广阔的农村,“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建设,更让人们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收获着田园雅趣、享受着美好生活。

4、如今,绿色不仅在山川大地蔓延,更在人们心中延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5、在环境美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新内涵的今天,写好绿色文章,让绿色成为最动人的颜色,让呵护绿色成为自觉的行动,才能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态画卷。

 范文逻辑 

tiduyu吃猫鱼
【公考上岸,你的必备助手】申论素材库,面试干货站。 “在这个充满套路的世界里,我愿用笨拙的真诚陪伴你,和你一起成长。”--tiduyu吃猫鱼
13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