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就业意见,最全解读!
发布于 2021-10-11 20:01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训练管理部、国防动员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
《意见》内容很多,亮点很多,但是笔者认为,有两个制度值得战友们,特别是需要就业创业的退役士兵的注意,那就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制。
意见中是这样说的: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度,建立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
这段话怎么理解?
这是一种创新。
这种机制和制度,在以往并不普遍存在和使用,也不会同时使用和存在。所以通过一定的实践积累和调查研究,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制正式和大家见面。
这是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一种总结和深化,更是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的一种探索和提升。
这是一种机制。
机制、制度的价值在于,这不是一种倡导和引导,而是一种制度需要落实。它不再是临时暂时的措施,而是一种长期坚持的机制。
所以《意见》明确之后,各地都会有针对性的进行细化和落实,让机制的效果惠及广大退役士兵。
未来退役士兵的教育培训,将是学历和职业能力双并轨的机制。
现在《意见》明确施行1+X证书制度,就释放出能力、学历并举并重的一味,这会是未来工作的方向。
国家鼓励退役士兵多学习、多提高,同时对于学习的经历和成绩将建立学分银行予以保留和承认。
意味着你的学历经历和成果,将会得到长期保存和承认,并在转化、累计等方面实现突破。可以预计,将来某地的职业证书,会在其他地方得到承认。
而各地的优势教育资源,也会实现人员的合理流动,实现效果最大化。
有人说,这两个机制,其实不算是很新鲜,对于我们普通退役士兵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笔者认为,这两个机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退役士兵的培训重心,将由学历向学历、能力并举转变。
这一点,前面已经说了。我想,这是对经验的总结,更是对于问题的梳理。单纯的学历教育或者职业技能教育,都不能有效提升退役士兵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只有二者并举,才能让退役士兵在就业中占据有利位置,让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
但是这两个机制建立,特别是x的设置,将引导退役士兵的学习重心,由过程向结果转变,由经历向能力升华,最终让大家入校即入职,毕业就就业。这才是职业技能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退役士兵的培养机制,将由一次性培训向终身培训、长期学习转变。
培训的目的,不是完任务、不是图数量,而是要真正为大家的就业加油助力。所以,1+x的设置,将释放出指导引导退役士兵终身学习、长期学习的信号。
X是个未知数,换句话说你想学多少就学多少,没有硬性规定。而这样改变之后,你的学习将不再是退役后那一两年的事情和机会,将会是终身和长期。
退役士兵的培训成果的使用价值,将更加拓展和深化。
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的目的,还是用起来、用好,而不只是简单的给个证书拿个本本这么简单。
而学分银行制度建立,就是在用字上做文章。一方面鼓励大家多学、学好,另一方面通过积分的积累、转换、使用、互认等,让学习的成果得到有效使用、多方使用。
而被用起来的学习成果,必然更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也会激励大家的学习热情,提升社会对于退役士兵的印象,实现良性循环。
所以笔者建议广大需要就业需要职业技能培训的战友们,未来用好这两个机制,用好政策机制的红利,把自己的能力提高。
如果我们各个都是好样的,各个都有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试问,好工作好未来还会远吗?
独家重磅消息!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