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宁波这个商圈“自治共管”打造文明风景线
发布于 2021-10-11 20:09
城市商圈是一座城市消费水平、生活方式、文明程度的风向标,事关城市文明形象。宁波天一商圈通过多部门联动、柔性管理、义工组织参与,探索商圈“自治共管”新解法,确保了密集人流下的繁华、有序、文明,让市民畅享购物、悠闲的乐趣。
今年国庆长假天一商圈人山人海
“自治共管”
破解乱停车顽疾
在餐饮行业密集的商圈内外,外卖骑手电动车、共享电车等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影响交通是个“老大难”问题。这个难题如何破?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天一中队中队长陈敏说,他们以天一商圈为试点,探索自治共管、线上监管和严格执法来有效遏制乱停车、违章等乱象。
外卖配送员当志愿者,主动纠正乱停车行为
天一城管女子中队队员及时整理共享单车
“这是专门的文明停车计分卡,有些不文明外卖骑手被扣分后,通过志愿服务来消分,逐渐了解了自己不文明行为的害处,也充当起同行的义务宣传员。”陈敏拿出《文明规范停车承诺书》和外卖配送员“文明停车计分卡”,他们约谈了14家外卖配送餐饮单位、美团联盟平台公司,督促相关单位签订承诺书,搭建起“城管-外卖单位”互动监督平台,对线上备案人员和车辆信息实行记分管理,“点对点”规范停车责任。外卖配送员通过入职学习、违停记分、暂停从业、志愿服务消分等,切实提升规范停车意识,目前已有230余外卖骑手担当志愿者。
柔性管理
发挥“姐姐式”劝导
2020年,天一广场成为我市首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随后又提出了努力做好“席地而坐”“烟蒂不落地”“垃圾分类新时尚”社区定点等更高目标。
商圈这么大的客流量,烟民不少,一些人抽了烟随手扔在地上或掐在花坛绿地里。面对这种不文明行为,天一商圈除了在硬件上多配置灭烟桩、分发环保“灭烟袋”外,还特设了“曝光台”,即在广场一块大型LED上对监控系统随机捕捉的乱扔烟蒂行为进行曝光。此举效果立竿见影,当大屏里出现自己或朋友的不文明举止时,不少烟民慢慢改变了陋习。
天一城管女子中队队员入户检查垃圾分类
制止不文明行为的一大利器是天一城管女子中队的“姐姐式”柔性劝导。天一中队是一个女子中队,成立于2019年7月,目前共有7名队员,其有党员6人,平均年龄35岁左右,拥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主要承担天一广场、月湖盛园、和义大道三大商圈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职责。当英姿飒爽的女城管队员面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和风细雨式的宣传时,大多数市民会及时纠正。
垃圾分类是当前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国庆期间商圈垃圾分类不放松,天一城管女子中队还组织了专项督查行动,入户检查压细压实工作责任,对仍存在垃圾混投、桶体不规范、分类不到位等问题的商户进行纠错,对屡教不改的行为严格执法,确保整改到位。
多换位
赢得更多理解支持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天一中队指导说,他们曾碰到一个比较“难缠”的商户,违规贴广告且态度蛮横。他们先上门沟通,后邀请商户来天一中队耐心劝导,最后请商户作为“城管义工民间路长”,参加城管开放日活动,以义工的角度来协助商圈管理。通过半天的体验,该商户由衷地体会到城管工作的艰辛,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自觉拆除了违规广告。
城管义工在天一商圈清理环境卫生
“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我们的工作三部曲一般是主动上门沟通、邀请作客参观、参与义工体验等,多多换位,才能赢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中队长陈敏说,商户从被管理者变身为参与者,更容易加强自律,慢慢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拥护者,并主动承担志愿者、义工的角色。如今,天一商圈的“自治共管”联盟不断在扩容,城管、公安、市场监管、城市广场公司、“锋领新时尚”商户联盟等党员先锋突击队,“城管义工”青年服务人队、美团志愿服务队等社工组织不断扩容,凝心聚力,共同塑造宁波城市客厅的文明风景线。
来源:宁波晚报·甬上
编辑:张理趣 二审:周海奇 三审:叶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