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政策越出越猛,家长们反而越来越慌?
发布于 2021-10-11 22:01
近日,关于教育减负的新闻可谓十分热闹。
一浪接一浪的减负政策,越出越多、越出越猛。可以说,从学校教育到校外培训、从学习时间到培训费用,全方位、多角度地都兼顾到了。
家长们轻松了吗?
并没有。
相反,网上越来越强烈地响起了家长们的另一种声音:我们很焦虑!
明明补习班的费用这么高、花样百出的补课搞得孩子这么累,越来越多的减负政策出台后,家长们为什么没有普大喜奔,反而越来越慌了呢?
家长们到底在怕什么?
被分为三六九等的基础教育和1:1的中考分流制度
我们国家从1986年开始,就实行了普惠性的义务教育。
从那个时候开始,所谓的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就不存在了。
理论上,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身边的每一所学校应该都是一样的。孩子上学,只要采取就近入学的原则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呢?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那么几所“名校”。
几乎每个区域,都有所谓的“学区房”。
经历了多年的重点学校制度之后,那些原来的“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已经掌握了所在区域最优秀的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
在资源倾斜的惯性下,这些“传统名校”的学生在各级考试中依然碾压“普通学校”的学生。
这种品牌效应,让家长们趋之若鹜,入读这些学校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在初中入学阶段,比较优质的初中,基本上都是民办学校,允许通过学科考试的方式“掐尖”招生。
要上好学校,就必须是“尖子生”。
那如果孩子资质一般,又想上好学校呢?
就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加多的时间和金钱了。
我读小学5年级的侄女告诉我,她们全年级的前10名,几乎人人补课。
补课的本质,无非是用钱去换更好的教育资源,帮助孩子在层层选拔的“名校”入学考试中,占据先机。
为什么家长们对孩子成绩的问题,如此紧张?
因为中考的紧箍咒。
基础教育阶段结束后,中考要对孩子进行分流。
中考考试成绩好,就被认定为是块读书的料子,可以升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将来考大学;
中考成绩不好,那就进入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校,先学一门手艺,然后早一点工作。
这个就是普职分流制度。
根据政策,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为1:1,也就是说,只有一半的孩子能上高中。即使部分地区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大部分的地区的普职比,也不超过6:4。
在这样中考分流制度下,中考的分数排名,几乎就决定着孩子未来人生的走向,家长们能不焦虑吗?
疯狂补课的背后,正是对目前普职分流教育体制的巨大焦虑。
都说孩子的未来就是家庭的未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事情,家长们怎么敢不拼尽全力?
花点钱,补个课,算什么呢?
可能有人会说:那把教培机构都打掉,所有人都不补课不就行了吗?
可是,即使教培机构全倒了。家长之间的文化素质差异还是很大的。总有一些“会读书”的家长是可以给自己孩子补课的,也总有一些不懂得辅导孩子功课的家长在干着急。
虽然“双减”政策落地后,给孩子补课是越来越难了,但只要被分为三六九等的基础教育和1:1的中考分流制度还在,只要有机会家长们就不敢不补课。
但问题来了:普职分流制度的初衷,不是因材施教吗?
为什么家长们都不愿意孩子被分流到职业教育呢?
看不到出路的技校生和求职市场的军备竞赛
在知乎上搜索“技校生的出路”,会找到一大堆“读了技校,以后在社会上还有出路吗?”“求大家一定不要读技校”之类的帖子。
为什么大家对进入中等职业教育这么悲观呢?
因为在大部分的职业教育类学校,学不到与实际市场接轨的技能。
邻居刘阿姨的儿子,在技校里成绩优异,也很努力地考到了技能证书,但到了工作岗位,却发现考证所学的设备早已经淘汰,要应付工作,还得靠单位里原本的老师傅带他。
老师傅怕被抢饭碗,根本不肯教,刘阿姨的儿子干不下去,蹉跎了一段时间,最后去了送外卖。
虽然当外卖小哥,一样可以有不错的收入。但作为家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有一份福利待遇稳定的工作呢?
那如果上了高中、读了大学呢?
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市场,学历军备竞赛的情况,非常严重。
今年夏天,一条“名校毕业研究生去卷烟厂流水线当工人”的新闻引起了热议。
根据公告,河南中烟今年一共招聘了135名“一线生产操作岗”的员工,具体的工作就是在流水线上把烟草卷成香烟。
被选中135人里,超过三成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招聘企业反映:“卷烟厂招工要求本科以上,但硕士太多只能择优录取”。
一边是看不到出路的技校生,一边是求职市场的军备竞赛,作为家长,如果孩子还在小学或者初中阶段,只要条件允许,怎么敢不让孩子补课呢?
坚守教育公平原则,是真正的出路
说了这么多,出路在哪里呢?
新中国建立初期,以“掐尖”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的重点学校制度,确实为祖国的建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升,相应的国民素养需要更大面积的优质教育进行支撑。
公平和普惠肯定是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
从最近一浪接一浪的减负政策可以看出,国家这次是下了大决心去推动教育改革。
“双减”落地后,“补课”在某些省份已经被列入了“扫黄打非”的工作范围,但民间顶风补课的热情依然不减。
“名师别墅补课被执法跩门”、“废弃工厂封闭补课保安把守”……这样的新闻依然层出不穷。
从这些新闻可以看出,坚守教育公平原则、坚持基础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
在基础教育中真正实现资源平等,在普职分流中让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都真正实现实现各自的价值,减负政策才能真正许孩子们一个光明的未来,家长们才会真正放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