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专栏】长安区数学“名师+”研修共同体---姜桢工作室研修活动
发布于 2021-01-15 19:13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引镇街道初级中学 高 佩
学生起点情况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四章的第一课时.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线段、射线、直线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及相关性质缺乏较为系统的、深刻的、抽象化的理解.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已具备了一定的符号感,但还不能完全脱离具体事物的支持,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本节课立足于学生实际,从他们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出发,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物抽象出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通过具体问题的指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观察对比,动手实践,让他们充分列举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例来解释数学问题,让学生动手画图,亲自操作,同时借助计算机演示,有利于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是一节章前起始课,也是图形认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直线、射线、线段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是研究复杂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基础.从本节开始出现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几何语言等,也是今后系统学习几何所必需的知识.本节课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重点训练学生动手操作及学会用规范的几何语言边实践边叙述的能力,逐步适应几何的学习及研究方法,从思想方法上讲,直线的得出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同时线段、射线的表示方法是由直线类比得到,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
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是: 首先从实际背景出发,进行数学思考; 再从数学角度分析对象,获得概念;然后通过探究性质、应用性质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最后将新的知识融人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 体现的学习过程是: 情境一探究一概念生成一知识内涵一应用知识内化.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并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知识与技能)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事实,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过程与方法)
3.能够运用几何事实解释和解决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