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昌龄《闺怨》
发布于 2021-10-12 08:30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闺中少妇未不知道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装扮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王昌龄的仕途不并顺利,甚至有些糟糕。
727年,他从西北边塞返回长安,参加科考,并得中进士,但仅仅被授予了一个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心有不甘的王昌龄于731年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这相当于一个基层公务员参加中央机关公务员遴选。那一年的科场王维是状元,王昌龄是博学鸿词科的魁首。可惜就算如此,他依然没有获得“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的待遇,而是被任命为河南汜水县尉。
王昌龄为盛世舔砖献瓦的理想被浇了一盆冷水,在西北军中攒下的那点儿热情也渐渐有了冷却的迹象,这位先锋旗手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也把这一切都写进了他的诗中,只是换了一种模样,不在是大漠风光,取而代之的是内宫幽怨。当然,我们在这里不能把本书简单理解为女人的幽怨,还是诗人在通过妇人的口说出了自己的伤感。《闺怨》中的“悔”字是妇人后悔也是诗人自己后悔:“如果留在西北军中多好,为什么要考功名啊”。王昌龄这些与太平盛世不太和谐的言语,还是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毕竟此时的王昌龄已经诗名满天下。让一个这么有名气的诗人在皇帝眼皮底子下面发牢骚,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738年,王昌龄被贬岭南,次年遇赦北还。
题目是《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知愁”,作者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多年,之所以不知愁。除了女主人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家境也比较优越有关,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的时代背景下,夫妻两个人都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为具体展示“不知愁”。一个春天的造成,少妇经过一番打扮,登上了自驾的高楼。春日凝装当然不是了派遣愁闷,而是为了关上春色。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了下一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幽怨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的“诗眼”。杨柳在古代人心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表,还是有人离别时赠送的礼物,古人早就有折柳相赠的习俗(柳与留同音)。所以,少妇看到春风佛动的杨柳枝,一定是联想到过往恩爱的场景,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化在孤寂中一年年逝去,而眼前大好春光却无人共赏,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第四句,“悔教夫婿觅封侯”成了自然的感情流露,由凝状登楼关上春光到一腔幽怨自怨自艾,如此迅速的心理变化,读者很容易联想出具体原因和过程。
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冯紫英家酒席上,贾宝玉行的酒令: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滴不尽的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的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噎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涯不明的更漏,呀,便恰似那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2010年,赠友人《一剪梅》一剪梅
一词半阙八年谱,
功名浮沉,
岁月了无。
狼烟战鼓旌旗舞,
未卸戎装,
又上征途。
可怜壮士西征路,
无定河边,
开疆拓土。
春闺远望居胥山,
愿君明年,
侯门朱户。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