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控料控料,对虾养殖到底如何控料

发布于 2021-10-12 09:51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38【原价68】纳米银有效针对孤菌。效果好
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群里提问咨询

对虾养殖是高风险产业,养殖的每一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只要有一个环节失误,都可以导致对虾养殖失败。近年来,对虾发病案例越来越多,损失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在水产养殖业界流传一句话“养虾先养水”普遍的都将调水看做养虾最重要的工作。诚然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养殖是否成功,调水是养殖的关键。然而导致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常被忽略,那就是投料技术。投料技术,是水质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疾病的关键来源,因此养殖户掌握好控料技术尤为重要。

一、合理控料有什么重要之处?

1. 不合理投喂容易造成水质问题,增加调水成本

在投料中很少养殖者能很好掌握正确的投饵量。投料过多,残饵沉积在底部,尤其是到了养殖中后期,投喂量会越来越多,堆积的残饵也会越来越多,影响底质,造成水质不稳定,从而养殖户多次的进行调水工作,调来调去,调水的费用见涨。

2. 不合理的饲料投喂影响对虾体质,严重导致发病

早期的过量投料,加重了对虾肝胰腺的负担,其主要表现在暴食直接造成肝胰腺的负担过重,造成代偿性肿大发红,甚至造成肝功能受损病变。同时早期的虾苗活力差,没法将池底的饲料吃干净。

大多数养殖户都不注重日常的对虾肠道的调理和保健,而只是把对虾肠道健康作为疾病来防治。这样的结果往往有两个:

一个是,对虾粪便一旦排出,就溶解到水体中,看起来底部有机质不多,底质“干净”,然而实际上水体溶解的有机质过多,水质受到影响,水体中正常的藻类生长受抑制,严重可能导致对虾生长速度慢甚至发病死亡。

另一个是,对虾平时肠道不注意调节,造成对虾吸收和消化能力下降,对饲料的转化能力低下,就会出现“喂的多,长得少”的现象。而且,不注意调节肠道,往往还会造成对虾肠道疾病:空肠空胃、肠炎等疾病随之而来。

二、一般养殖户常见的投料误区

有少数虾农有一种错误思想:认为虾饲料每千克才8元左右,而虾价一般都在40元,宁愿浪费些饲料也应多投料,盼望多收虾。这种思想很危险,因为多投下的饲料如果虾没有吃,便沉在池底,污染了底质和水质,后果更严重;而如果虾吃掉了,就会加重对虾肝胰腺的负担,其主要表现在暴食直接造成肝胰腺的负担过重,造成代偿性肿大发红,甚至造成肝功能受损病变。

一般的养殖户认为,投料主要有3个重点:一是投好“料”,使用口碑好的大品牌饲料,保证饲料本身质量很重要;二是投“好”料,控制好投料量,还要把握好操作细节和较“准”的投饵数量;三是投“好料”,在原饲料中添加营养物质、有益菌等来提高对虾体质。

而实际上,说起合理控料大多属于经验性为主的实际操作和理论差异很大并非一句两句能说得清的,在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笔者所知的一些合理控料的重要点和细节操作。

三、合理控料的几种方法

(一)常规控料

准确投饲料是对虾养殖最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养虾人员必须掌握的养殖技术。投饲料的基本原则是:准确投料,宁少勿多。可选择固定一段时间定期减料或停喂1餐,这样能很好的减轻肝肠消化负荷,促使对虾去摄食藻类、细菌、生物絮团等,以补充微量元素、土著菌群、天然营养来促进胃肠消化及营养吸收利用;同时也可以清底调水,减少污染。

在实际养殖生产中,确定日投饵量有饲料全年分配法和日投饵率法2种方法。饲料全年分配法首先按对虾不同养殖模式估算全年净产量,再确定所用饲料的饲料系数,估算出全年饲料总需要量,然后根据季节、水温、水质与养殖对虾的生长特点,逐月、逐旬甚至逐天的分配投饲量。一般体长1~2 cm的对虾,其日摄食量约占其体重的150%~200%;体长3 cm的虾占体重100%4 cm的虾占50%5 cm的虾占32% 6 cm的虾占26%,7 cm的虾占24%8 cm的虾占18%10 cm的虾占13%12 cm的虾占10%13 cm以上的虾占5%~8%

(二)脱壳控料

脱壳控料即要求养殖户在对虾脱壳期间的控料。一般来说,池塘里每天都会有不同比例的对虾在蜕壳,尤其是初一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蜕壳期。

脱壳期是对虾非常脆弱和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候,一般对虾的摄食能力会有所下降,吃了非常慢,因此在临近脱壳期时,我们要注意减料,甚至停止投喂。千万不要过多投喂,会造成浪费不说,残饵还会污染底质。经验上来说,应该看脱壳虾的数量来减少饲料,正常应减料30%-70%。如果赶到脱壳虾最多的一天,需要减料50%,甚至晚上的加餐直接停掉。

脱壳之后,注意不要一下恢复到正常投喂量,需要每餐加10%-20%慢慢恢复正常投喂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由于恶劣天气、用药刺激、大换水等操作导致的对虾应激性脱壳的话,需要直接停料,观察2餐后从70%投喂量开始逐步恢复正常

(三)调水控料

如果是水质不好的情况下,这时千万不要着急投喂,往往水体出现的藻类问题,水质变浓、发暗,油膜泡沫,氨氮、亚盐超标等问题会导致水体中存在不同的毒素,这些毒素会随着对虾摄入的饵料进入体内,引起肠道疾病,严重可能致死。因此在水质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控制投喂量每餐需要降低30%-50%,但是不要减少投喂的频率,等待水质慢慢恢复之后,再逐步恢复常量。

(四)改底控料

我们养殖户投喂的饲料大多数都是沉性饲料,吸水性都很强。一般在饲料沉底过程中会吸收水体中的毒素沉到底部,造成底质问题。尤其是养殖中后期,本身如果发现底质就有发黑发臭、池边冒泡等现象时,底质问题就很是严重了,这时养殖户一般都会去改底。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相当的注意适时控料:每餐投喂量减少30%-50%,只减少数量,不减少投喂次数。在改底工作的同时,注意搅拌一些有益菌,不同的菌种交替使用,一起让对虾摄食,以保证对虾肠道健康。在底质处理的中后期,可以使用碳酸钠片拌料,以便短时间维持一下吃料区域的环境良好。

(五)天气控料

恶劣天气、暴雨、大风、气温骤降、低压、骤然升温或降温等,需要减料50%或直接停料。不严重时减料50%,减量不减次数;严重时可以直接停料1-2餐或一天,但要注意,只有在水质底质没问题、藻相正常的前提下才能停料。

(六)捕捞控料

一般有经验的养殖户会知道,正常投喂情况下,大虾的捕捞率会相对降低,甚至难有大虾进笼。而且,吃饱的虾在运输过程中代谢能力较强,排泄污染严重。所以我们在捕捞前一天都应适当的减料,每餐减少20%左右,或者捕捞前1餐直接停掉。同时,由于捕捞时会搅动水体,会造成一些底部毒素进到水体,因此在捕捞后一两天内也需要适当减料。

(七)发病控料

发病时需要控料,这个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发病时需要减料50%或者直接停料1-2天观察,这也是病害检查的一个诊断手段。但要注意,停料归停料,需要给对虾补充一些钙、维生素等微量和常量元素,维持对虾体质。同时,如果确定病情,需要搅拌安全无刺激的杀菌产品投喂,可以起到治疗作用。在病情好转之后,逐渐恢复正常投料。

控料技术是相当考校经验和细节管理的一门艺术,一些经验丰富的养户甚至只需要通过投喂的管理就能做到少用药甚至一些极端的还能达到传说中的不用药。而这些用药很少的人无一不是饲喂管理做得非常细致的人,毕竟如何合理的饲喂不仅关系着对虾的生长,还关系着环境的维护,任何一个养殖者都不得不慎重视之!养殖户注意日常的不同管理阶段需要不同的控料方法,让你的合理控料,为你的对虾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你的圈子太差,养虾再努力也没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