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广州营商环境4.0强调的“绣花功夫”,是一种什么功夫?

发布于 2021-10-12 11:01

随着广州开启营商环境改革4.0,营商环境改革步入“深水区”。

  • 从政策名称看:《广州市用绣花功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强调下足“绣花功夫”
  • 从政策理念看:以“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为理念——强调营商环境的“无处不在”

说起来容易,却不易做到。

绣花,一针一线,靠的是细致、是精细。

“人人”“处处”,着力的是全局性、基础性工作,让营商环境像“清新空气”一样。

难怪,有专家说,乍一看改革措施,4.0似乎不像3.0那样“力道强劲”,但仔细品,却能看出其中的巧劲儿。

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绣花”活?

事实上,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攻坚,广州营商环境改革总体框架基本形成。这一次,营商环境改革力道更加精准有韧劲,使出“绣花功夫”、久久为功,推动改革从营商环境的“小切口”,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突破”,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广州高质量发展赋能。



一再提速,空间从哪儿来?


记得2020年初广州启动营商环境改革3.0时,无论是专家还是企业,都发出感叹,这次改革“真的很拼”

量化指标一再“提速”,不少已经达到“全国最优”、世界银行的“最短时间”,开办企业从4个工作日到0.5天办结,获得水电气从10到20个工作日不等到全面落实电水气外线工程行政审批总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

如今,改革的空间在哪儿?

开办企业,是世界银行环境评估指标中的第一项。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正式营业之前所需要进行的官方程序、时间和成本。

在这一点上,世界银行的指标是极其细致的。例如,企业创办者虽然只需去一次政务大厅就能开办企业,但只要去了多个办公室或多个窗口,甚至在同一个窗口要办理不同顺序的流程,每一次“访问”,都要单独算作一个流程。

在营商环境3.0改革前,当时的广州已经实现了重点领域高频事项的“一窗办理、一网通办”。不过,这仍是简单的“物理融合”,例如“一网通办”,可能还需要填多个表格,重复填几次姓名、地址等信息。因此,在世界银行指标来看,还是算作多个程序。

到了3.0时代,开办企业全面实现了“线上一网一界面、线下一窗一表单”,实现商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开办企业”三部曲0.5天办结,已经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是世界银行要求的最短时间,还能怎么优化?

来看4.0改革是如何“挤”出空间的。

开办企业,全面压缩成“一表申报、一个环节”,将“照、章、税、保、金、银”(申请营业执照、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和税务Ukey、就业和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预约银行开户和银行预设账号开户)等开办企业事项全面整合,全流程0.5天办结。把3.0没有涉及到的就业和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预约银行开户和银行预设账号开户也一并压缩进这一环节,让企业开办真正做到一步到位。

空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但需要有懂得挤海绵的人。

广州社科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柳立子认为,这背后,体现的正是“绣花功夫”,以及“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

从3.0改革开办企业三部曲0.5天办结,到4.0改革开办企业六部曲0.5天办结,是“绣花人”发现了指标没有覆盖到的流程和环节,通过主动作为,进一步优化改善。在她看来,当政府部门进入了推进改革的“快车道”,从部门到个人,看到了改革成果后,身上会自发产生驱动力,继续推动让这个指标做得更好。“改革已经渐入佳境,大家不再是单纯为了完成指标或任务,而是将指标内化成自觉行动,成为主动追求的工作目标。”


试点带动,“小切口”如何实现“大突破”?


会当中流击水,正需夺隘闯关。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营商环境改革之所以被称作广州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正是因为以优化营商环境的“小切口”,能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突破”,进一步全面提升广州改革综合效能和整体效应谋篇布局。

4.0改革中,广州提出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争取一批综合授权改革在广州落地。

具体来看,广州将围绕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政务服务效能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争取一批含金量大、企业和群众呼声高、示范带动效应强的综合授权改革在广州落地,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策源地”和“试验田”,展现出广州为全国营商环境改革做出广州示范的决心与信心。

同时,4.0改革还“点名”多个区域赋予重任:构建中新广州知识城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推进越秀区、广州高新区(黄埔区)开展省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试点,支持南沙区创建信用治理创新先行区,打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国标杆城市。

试点带动、总结经验、推广复制,再形成制度创新,这样一条营商改革创新之路,正是广州在营商环境改革1.0到4.0的不断提升中摸索出来的。


1.0改革中,广州明确开展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3项国家级试点,聚焦广州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3个重点区域,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等6项重点改革任务。在这一时期,广州的改革强调重点改革区域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在广州开发区等部分区域的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拉开营商环境改革的“帷幕”。


2.0时代,广州提出推进建设广州高新区(黄埔区)、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2个国家级试点示范区域。


3.0时代,无论是“线上一网一界面”还是“线下一窗一表单”,都是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反应”,都借鉴了广州在营商环境改革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例如从2019年下半年起,广州开始全面推广越秀区“四大项一天联办”、黄埔区“区块链+商事登记”、海珠区“全容缺+信用增值审批”改革试点经验,推动线上线下同步改革。


而在4.0改革中,广州提出在全市复制推广多项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先试经验,像是“一门式”政策兑现。“广州开发区是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有系统建设监管平台、审批平台的经验,在其他区域推广复制需要突破,可见这次的4.0改革真的是决心很大、诚意满满,为了企业减负,突破限制推广好的经验,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未来,通过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这样的“创新”“试点”,无疑能进一步推动广州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更多具有显示度的“首创”经验!


导向明确,怎样让企业市民更有“获得感”?


选对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对于制定政策的政府部门而言,只有将目光聚焦企业、聚焦市民,让他们更有获得感,才能让营商环境改革政策更加精准到位。

数字赋能,一直是广州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抓手。

从“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穗好办”,到“一网统管、全城统管”的“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广州全力打造“穗”系列“数智”政务品牌。

但数字化并不直接等同于市民办事更加便捷。

广州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博士余坦曾表示:

过去,考虑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务服务创新时,大多还是主要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认为将一些服务上线就足够了,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人验证。如今,经受过疫情考验的广州,数字政府建设必须从老百姓的视角出发,从需求出发,切切实实地考虑,怎么样能让市民少聚集、多在手机上就把事情办了。


随着各部门都推出了各种线上服务,如何进行整合,实现线上、线下的融通,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据悉,目前广州的“一网通办”平台建设采用的是“系统迁移改造模式”,在使用过程中的确会不时跳出一些“不顺畅”的小bug,都需要政府部门根据企业、市民的需求,使出绣花功夫、久久为功。


中,3.0改革提出的“一件事”主题服务就很有代表性。正所谓“一件事”,正是从办事者的角度,思考如何改进服务。

当时,针对企业群众的高频办理事项,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涉及多个部门(2个或以上)的事项改造成“一件事”主题事项,让办事人通过“一张表单”减少填写、“一套材料”减少证明、“一窗受理”减少跑腿,梳理出不少于50个“一件事”目录清单。

而到了4.0改革,“只跑一次”升格为“一次都不跑”,提出提升“一网通办”用户友好度和服务智能化水平,线上一口反馈审批结果材料,线下依托政邮合作为申办人提供纸质材料快递服务,全流程“一次都不跑”,打响“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同时,围绕个人全生命周期,新增入学、就业、退休等10件个人“一件事”专题服务,围绕企业从进入到退出全周期,新增准入设立、项目落地、创新创业等10件企业“一件事”主题服务。

在全市范围打造“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为核心的惠民惠企政策兑现“一站式”服务模式。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一次不跑。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