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少座江城?

发布于 2021-10-12 11:55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座「江城」吗?

「江城」是人们对一座城市约定俗成的称呼,中国有136条江,依托江水,诞生了许多城市。

「江城」的城市往往具备以下3种特征:

没有江,就没有这座城;
城市凭借江水获取了大量财富;
这一称呼得到本地人认可。

就作者有限的学识而言,我觉得中国的这几座「江城」很有意思:武汉、重庆、吉林、芜湖、泸州、宜宾、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它们都依托一条以上的江而生,因而四通八达,从小支流走向更广袤的世界。它们的传奇,由江书写。


///




武汉叫「江城」始于隋唐,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说起武汉,人们还常提到一个词:九省通衢。

为何?关键在江。


△武汉,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怀抱166个湖泊,5公里以上河流165条,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近1/4,中国唯一,世界少见。(摄影 / 宁波)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

按古人的说法,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西可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武汉的「九省通衢」可谓实至名归


武汉的两条江,长江横跨东西,汉江贯穿南北,让武汉成为东西南北交往的必经之地。摄影 宁波)


在古代,水运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商人们想把货物卖向远方,必须经由武汉。

19世纪60年代,汉口开埠后,年货物吞吐量仅次于上海,水陆航线可达海外诸国。武汉因此被誉为「东方芝加哥」,形成了独特的码头文化。

码头的功能是集散与流通,坐而能知天下事,一日看尽五洲花。这赋予了武汉人包容的心胸,以及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大胆探索的开拓意识。


明末清初,汉口成为中部地区集散商货的著名码头。鸦片战争前,汉水口北岸即有“二十里长街八码头”的称谓。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及下江商人、徽商来汉进行贸易的商船,均有停泊的码头。摄影 黄大头)


忙碌的码头文化,塑造了武汉人的“急性子”。很多人对武汉人、武汉话的第一印象,是“冲”。仔细听,硬邦邦的话里,都是热情和仗义。

码头文化还诞生了武汉独特的「过早」,「过早」是武汉人吃早餐的俗称。码头兴盛时,人们习惯早吃完早上工,延续至今,成了一个月不重样的早餐,以及人们10分钟以内结束「过早」的快节奏。


在武汉,端着碗牛肉粉,边吃边走,汤丝毫不洒,是武汉人的基本功。摄影 黄大头)


到了现代,武汉拥有了「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它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整个中国,都在武汉这座桥上,第一次跨过长江。

如今,武汉已有11座跨长江大桥;2018年10月1日,长达4650米的武汉长江公铁隧道正式通车,它是世界级的越江隧道;1.5元/人的过江轮渡至今仍保留着,你点的外卖可能漂在江上。


△渡江过程中充满未知,这正是击流长江最迷人的地方。摄影 宁波)


武汉也是全球唯一一座把竞渡长江作为盛大节日的城市,每年都有几千人参赛。

江对武汉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它被武汉民谣歌手冯翔写进《汉阳门花园》里,被武汉作家池莉一遍遍深情描摹;它既是日常生活的司空见惯,也能带着武汉人行九州、与天游。





重庆为何有两座「江城」?这要从它的历史说起。

成为直辖市之前,老重庆和老涪陵,都是四川的老牌地级市。1997年,重庆变为直辖市,涪陵成为重庆下辖的一个区。

所以,重庆的两座「江城」,一个指老重庆(现重庆主城区),另一个就是重庆涪陵区

老重庆由长江和嘉陵江造就,嘉陵江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江。

嘉陵江和长江环抱着重庆,把中心城区一分为三,最终在朝天门附近交汇。两江一边浑浊,一边清灰,看起来像“鸳鸯锅”。


朝天门广场和武汉的南岸嘴类似,同是被江水冲击而形成的一个“尖端”,同样可以看两江交汇。


重庆人过江有个特别的方式——长江索道,它全长1166米,1987年10月建成投入运行,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和「山城空中公共汽车」。

和地处平原的武汉人不同,重庆人生活在丘陵地带,多山。建筑物依地势层层高建,即使离江较远,重庆人也能俯瞰江水缓缓流过。


对魔幻地形的热爱,让剧组们也热衷于在重庆取景。比如《江湖儿女》《少年的你》《刺杀小说家》《坚如磐石》等。


奇特的丘陵地形,让重庆人特别爱造桥。如今重庆约有13000座桥,包括了拱桥、梁桥、悬索桥和斜拉桥等。「桥都」就是这么来的。

涪陵区这座「江城」,则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历来有川东南门户之称。美国人彼得·海思勒在《江城》里这样夸赞它:

“长江沿岸有着丰富的历史,根本无法幻想哪里还有人类未曾涉足的大自然。每一块岩石看上去都像某样东西,每一条支流都充满了传奇,每一座小山都包含着往日的故事。”

涪陵榨菜缘何能热销全国、走向世界?原因还是江。


△重庆,城在山中建,水在城中穿。


1891年,重庆开埠后,为货畅其流,川江人在危峡和险滩中开拓出一条条航道。

诞生于1898年的涪陵榨菜,通过川江航道,远销海内外,成为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的世界三大名腌菜。

有江才有航运,有了航运带来的财富,重庆才成为了今天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吉林满语叫「吉林乌拉」,意思是沿江之城。清朝康熙皇帝东巡吉林,写的《松花江放船歌》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诗句,使吉林市有了「北国江城」之称。

吉林市四面环山,三面环水,松花江呈倒“S”形穿城而过,整座城由江而生,“一城山色半城江”。


吉林市境内水系发达,由松花江、拉林河、牡丹江3个水系的部分河段和支流组成。10千米长以上河流277条,20千米以上的73条。


松花江自长白山天池一路向西,沿途山高水急,流到吉林市这一平原地区,水流和缓、水道拓宽,才方便通航。

明清时期,官府在吉林设立了船厂,城市从江边向外延伸,逐渐兴旺起来。

如今,船厂已是旧日传说,但「船营区」这个名称得以保留,还成为了市中心。


吉林市被江水几度穿过,小城生活极为悠闲。


松花江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吉林人的饮用水来自松花江,出门就是江边,有跑步道、自行车道,供人沿着江边自由畅行。

松花江还在每年冬天赋予吉林市几十里洋洋洒洒的美丽雾凇。

雾凇本是东北冬天一种常见景观,但所有的旅游指南都告诉你,只有在吉林市,你才能看到最美的雾凇。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在物体上的冰晶沉积物,挂在树梢上,有种奶白色的松软。


原来,形成雾凇需要两个看似矛盾的条件:充足的水汽与足够低的温度。

吉林市的松花江段,有个丰满大坝。发电后江水高达零上4度,与冬天零下20多度的气温形成强烈反差。开闸后的江水,会升腾起雾气,一路下行,使得松花江面几十里不封冻。雾气凝华在沿岸树枝上,就形成了美丽的雾凇。

当人们走在松花江畔时,就能看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白雾凇,非常壮观。






西汉时,芜湖因“蓄水不深而多生芜藻”得名,它地处长江下游,大江将芜湖划分为了江南和江北两大片,青弋江、漳河、水阳江、裕溪河贯穿境内。


芜湖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除了江河,还有竹丝湖、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


自青藏高原奔腾了5000多公里的长江,在芜湖和青弋江交汇。青弋江一改在高山峡谷中摔打的急脾气,在芜湖这片江南平原上变得温柔起来。

在江水的滋养中,芜湖有了“一年熟,三年足”的粮仓美誉,塞满船舱的江虾河蟹,以及“四通五达”的便捷水运。

芜湖成为「江城」的过程,也是徽商的发家之路。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为中国三大商派之一。


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

明清是徽商的鼎盛时期,迫于地理环境限制,徽州人以商代耕,走上了从商之路。

那时的芜湖是全国商贸都市和手工业生产中心之一,离徽州不远。徽商到达芜湖后,上可至川、鄂、赣,下可达苏、沪;经运河可达扬州、北京。芜湖既是徽商从事江上贸易的理想之地,也是他们远处经商的跳板。

就这样,徽商依赖于芜湖通达天下,赚得盆满钵满。而芜湖的「江城」之名,也因徽商名满天下。





泸州这座城市,充斥着火辣与酒香。

长江自泸州穿城而过,沱江与长江在泸州相聚,使得泸州港成为四川第一大港、中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泸州还有个别名叫「酒城」,走在泸州街头,你会闻到若隐若现的酒香。这酒香,就来自长江的馈赠。

唐宋时期,泸州一带酿酒蔚然成风。到了元明清,泸州逐渐形成独特的酒文化。


用大豆与方山净水酿出的“豆痴酱油”,是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泸州位于巴蜀东南,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盛产软质小麦和糯红高粱,它们都是酿造白酒的好材料。

水是酒的骨血。来自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脉清冽纯净的雪水,经湍急的金沙江流至长江上游的泸州,有利于大曲酒的糖化和发酵。泸州老窖也因此成为中国知名白酒。

美酒要配好菜。泸州借由水路,东与重庆接壤,南与贵州相连,北与云南搭界,造就了花样繁多的饮食文化。


△泸州火辣、多元的饮食文化,也离不开航运码头的影响。


当地必不可少的葱花鲫鱼,有筷子一抿就碎的鲜甜;叙永砂锅烙烤,连素菜都裹满肉香;豆花火锅嫩而不散,百米飘香……

别人想家,是想家乡的风景;泸州人想家,想的都是白糕、黄粑、麻辣鸡、泡糖、五香糕……想着想着,眼泪就从嘴角流了下来。





宜宾有个霸气的别名,「万里长江第一城」

四川省一半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南部与云贵高原相连,金沙江在此间如下山猛虎般呼啸而出。金沙江进入四川盆地的第一站,就在宜宾。

金沙江到了宜宾,才改称长江,与岷江交汇。也就是说,宜宾是长江这个名字的开端。


△攀山附水,方有宜宾。


从青藏高原到宜宾,全长3464公里,这一段的江两岸,没有一座较大城市,直到宜宾。

在古代,如果控制了宜宾,北可上成都,南下重庆,西南通昆明,东南可通贵阳,地理位置极优。

和泸州相似,宜宾也被称作「酒城」。但宜宾的酒是另一种滋味。

宜宾的五粮液有5种: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而泸州老窖是纯高粱酿酒。因此,五粮液喝来口感、香气更丰富,泸州老窖则更加纯正。

守着川南门户,宜宾好似有些孤独:向这座城外西行不远,就满是崇山峻岭。


△宜宾有两弯红霁——戎州大桥、南门大桥。


在生性乐观的宜宾人看来,山峦虽限制了视野,呼啸着的三江水却给予了通向他方的许可。

看,你虽没到过宜宾,却吃过来自宜宾的燃面、夏橙、竹荪,还喝到了五粮液。这些以前都借由江水运达。


△这座长江重镇,吸引五湖四海,到此际会风云。


“白塔黑塔”的传说,也慰藉了每个宜宾人的童年:

相隔于长江两岸的白塔和黑塔,一到天黑,就会淘气互相扔帽子玩,于是便有了黑塔白帽,白塔黑帽。

如今,坐船过江的宜宾人,闻着柴油味,仍会为传说会心一笑。





在中国,只有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江城),是官方认定的「江城」。它东南与越南接壤,南与老挝交界,有「一城连三国」的美誉

江城西面是曼老江,东是李仙江,北有勐野江穿南北而过,它是三江环抱孕育出的城市。


曼老江、李仙江、勐野江日夜奔腾,最后分别汇入湄公河、红河两大水系。


江城地处横断山脉,地形起伏大,陆运不便,但三江却让江城成为普洱茶的「水上茶马古道」

据史料记载,民国期间,普洱茶要先经李仙江水路泛舟而下至越南,后通过海运转销世界各地。

三江还使江城有了丰富的水能资源,以及秀丽的原始风光。当人们泛舟在李仙江,望着两岸高山和雨林,会深深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水系网络,江水从高原、山脉上倾泻而下,同土地一起,养育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广袤的土地,也使得依托江水而生的城市,有了迥异的性格和文化。所以才有了那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虽然来自不同城市,但人们总能在陌生的「江城」找到家的感觉——江水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化为蒸汽、凝结成雨,这么多的水滴,总有一滴来自家乡



- End -



撰稿 / 川山
设计 / 哈哈
图片/ 图虫创意(署名除外 ) 
主编 / little 姚




楼上话题
TOPIC

# 你还知道哪些江城 #

推荐阅读
READMORE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