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发布于 2021-10-12 15:37
根据党中央要求,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问答》紧跟实践发展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回应干部群众关切,以问答体的形式全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新颖活泼,是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指定学习材料,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五 “五位一体”谱华章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抉择的十字路口,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清晰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经济发展不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但绝不能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绝不能一味索取资源。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绘就之江新画卷。上图为20世纪80年代的浙江安吉余村,下图为2020年的余村
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胜过金山银山。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对人的生存来说,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如果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定要从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在山水上做文章、在生态上下功夫,壮大“美丽经济”。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人若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的生动实践,让祖国大地山川绿起来了,让人民生活美起来了。路子选对了就要持续走下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网友微言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味竭泽而渔,只顾眼前、不谋长远,势必自毁家园、自食苦果。
来源:中国文明网、学习出版社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