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还需要考虑吗?
发布于 2021-10-12 15:35
大家好,我是灿视。
熟悉我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我现在已经开始了我的读博生涯了。我从8月份来上海,首先做了一个实验室成果的展示型工作。在9月份之后,就开始在学校中按照一个全日制的学生一样,开始了校园生活,但是实在因为我是跨学科过来的,我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补一下我的课题组专业背景,预计这个学期,都是在补基础中了。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335741648011.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5048048801.png)
我tm~真的,心里面对各位充满了感恩,我谢谢各位嘞~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31479071801.png)
做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在此也呼吁各位粉丝,洁身自好哈。
读博士,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前几天在知乎上发现了一个问题,如下图: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87870698009.png)
刚好也有一些小伙伴们,在咨询我这方面的问题,我个人呢,也在这个问题下面发表了一些观点。在这里,也跟各位分享一下哈。
以下是个人观点哈,欢迎一起讨论哈。
有的人读博是想混个学历,那就要看你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混的老板了,后面就是一顿骚操作,毕业拿证走人。但是这种方式,现在比较难了。前几年有的学校的博士很好毕业,一篇EI期刊?或者2篇sci 3区的文章,就走人了。
第二种,就是还是想在读博期间,提升下自己的眼界跟能力的。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导师,导师,导师。其次才是学校的水平如何。当然,好学校遇到牛导的概率更大。
这里我个人提出几个我找博导的原则:
- END -1. 研究方向上,不能太偏。说实话,这里我不太了解别的博士是什么样,这年头我还是希望我的东西,是工业界需要的。我目前做的方向是AI+生信这块的工作,为什么不做纯AI?因为我菜,找不到纯工科的好学校与好导师,所以就来了复旦这边的医学院,做交叉了。当然,也算是一个机会,把我本科所学与硕士所学,结合在一起了。如果你厌倦了你自己所做的科研,那么可能你得提前想想路子。
2. 导师是否好沟通。我觉得一个好沟通的导师,也是很重要的,我之前找了一些导师,我就觉得聊了几句,发现观点不同,我94年的,已婚,孩子2岁了,有的导师觉得这是我的劣势,也跟我说有一些本科比我好的学生再跟我一起申请他的博士,当时我就笑了。这个同学这么nb?不也跟我一起申请博士吗?而且我觉得我成家之后,干事情的效率还是提高了很多的,这种问题,在我申请博士之前,我都跟家里人商量好的,我自己的情况,我肯定比任何人都了解呀。现导师,还会考虑要不要多给我点补助,毕竟美国回来的,在国外,有娃读博的人还是不少的。
3. 导师是哪里人。这里我提一下我这段时间观察到的。我们导师是上海本地人,本科就是复旦的,然后在美国待了十几年回来的。我个人觉得他还是很会生活的,这也可能取决于他本身家庭底子就很好。有的老板是那种从下面拼上来的,坚信奋斗改变命运,这种不是说他这种做法不好,但是这年头跟十几年前还是不太一样的。我很respect这种靠自己努力上来的人,当然,我觉得现在靠学历或者靠学术再冲上来的大佬,机会比以前少不少。而且,我更喜欢自己安排时间,而不是被老板盯着出勤率的那种。
4. 延毕率。提前勾搭上实验室的师兄师姐,请他们喝喝酒,吃吃饭,问问他们实验室的情况。有的实验室老板比较坑,而师兄师姐又是比较性情中人,会告诉你“快逃!”。要是比较好的实验室,师兄师姐也可以提前熟悉一波。论文是否抢一作。不多说了,有的老板抢一作。
5. 实验室的经费。做计算的,看实验室有没有好的算力。做生物的,也要看实验室有没有钱买试剂啥的。
6. 学校所在的位置。大城市的话,还是有更多的城市资源供你消遣,或者说你想搞点零花钱,也是有更多的机会。最近导师带我吃了几顿海鲜,还记得第一次吃的时候,导师要我点菜,我说:“要不,来份花甲?” emm...
7. 其它。文化差异,比如出国读博,能否接受文化差异,在国内读博,能不能接受不同地方的气候或者文化了。包括还有男女比例?像我们这边的医学院,女生还是占大多数,我晚上有时候跑步,看到的就是很多小姐姐在跑步,哈哈,谁叫我英年早婚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