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指的是什么疾病?有什么症状?

发布于 2021-10-12 16:14

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精神障碍大多跟个性以及体质因素和环境因素有直接的关系,精神上患者存在太大的生活以及心理压力,应学会自我调节。

精神障碍我们又把它称作是精神疾病,它指的就是在这个各种因素的作用之下,也包括了各种生物学的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等会造成大脑工作的失调,出现像感知,情感,行为,意志以及智力的运动方面的一些异常,需要用一些医学的方法进行治疗的这么一类疾病。

精神障碍包括了十大类四百多种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像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酒精或者是物质依赖所致的精神障碍以及躯体疾病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精神障碍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儿童的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等等相关的疾病。

一、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和知觉障碍两种。

1.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主要表现为受到一点点刺激就会引起强烈的感受,对痛苦的敏感性很高,较为敏感!

感觉异常:在躯体神经紊乱的作用下,身体发生莫名的麻木感、刺痛感、灼热感等,到医院也检查不出原因!

2.知觉障碍

错觉:对于所见所闻、所感产生自我歪曲的联想,例如将地上的树枝看成一条蛇等;

幻觉:毫无征兆的在脑海里或眼前看到虚幻的场景,现实中并不存在,也不曾发生。例如幻听、幻视等,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重要表现症状。

二、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分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具体包含如下:

1.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飘逸:擅长交际、健谈,说话滔滔不绝,但是说话时注意力分散,谈话主题不停变换。

思维迟缓:说话语速缓慢、反应迟钝、情绪低落、吞吞吐吐说不清楚,没有诉说的欲望(多见于抑郁症)。

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怎么办?

首先家属应理解患者,不要指责和言语伤害。因为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主意识被疾病所影响,所以做出一些异常的举动,家人在监护患者的时候多一些耐性。

其次,陪同患者积极看诊。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难度较大,需要家属协助医生一起做好患者的工作,特别是在后期维持康复治疗时,督促患者坚持服药、复诊。

最后,在监护患者的同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只有家属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时,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恢复机率!

由于不同类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不同,如当出现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障碍,出现器质性基础疾病,表现为谵妄、痴呆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患者优先考虑精神心理科。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