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户安置房办不了产权证,问题到底卡在哪?江苏省住建厅:十日内办结!
发布于 2021-10-12 17:03
余款没结清,承诺未兑现,
安置房办不了产权证,问题卡在哪儿?
人防工程搭建上百隔间被责令拆除,
当初验收如何过关?
新政落地近一年,
南京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情况如何?
安置房办不了产权证 竟是住建局“差了钱”?
扬州市住建局局长 陶伯龙:按照规定,房屋征收单位在交付拆迁安置房时应具备不动产办证条件,即拆迁安置房交付时应已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工程款审计结付,并要全部付清各项款项。该户在安置房办证过程中未能及时办理,是因一工作人员有特殊情况不能履职,工程款结付中存在矛盾。会尽快把这个问题协调到位,让老百姓尽快拿到产权证。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周岚:这17万差价主要源于第三套房,是安置房和商品房的市场价价差导致的,仪征市住建局出具了公函,明确由政府帮助结清。不能因政府内部原因影响到产权人办证,也不能因干部人事调整,甚至个别人员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办理,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仪征市住建局表态在一个月内把这件事解决,如无特别纠纷应在十个工作日内办结,省住建厅也会跟踪督办。
南京青奥村:人防工程为何隔出上百个隔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当事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可以对个人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并处一万元至五万元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一)侵占人民防空工程的;
(二)不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和质量标准修建人民防空工程的;
(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改变人民防空工程主体结构、拆除人民防空工程设备设施或者采用其他方法危害人民防空工程的安全和使用效能的;
(四)拆除人民防空工程后拒不补建的;
(五)占用人民防空通信专用频率、使用与防空警报相同的音响信号或者擅自拆除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备设施的;
(六)阻挠安装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拒不改正的;
(七)向人民防空工程内排入废水、废气或者倾倒废弃物的。
有群众反映,南京青奥村小区的地下人防工程被隔出了上百间隔间,不仅占用人防工程,还影响到人防工程的整体防护功能。小区业主向12345投诉后,辖区人防办向建设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拆除。
那么整改是否按要求如期推进了呢?
南京市人防办主任 傅阳:该项目是2014年6月进行人防工程质量专项验收的,验收时没有储藏隔间,符合验收标准。经过与建设单位了解,储藏间是在青奥会期间为运动员临时建设的,建好后未及时拆除,也没有和人防部门联系报备。当时正好涉及到区级和市级的审批权限交接,建邺区人防办接手后也没能及时要求进行整改。
这件事情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人防工程因为在地下,里面有变化和调整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二是主观上,当地人防部门应主动去检查、巡查。下一步还是要加强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特别是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这样的模式和要求,加强对人防工程的维护检查。
第一,要严格执行区人防每年100%检查全覆盖的要求,在使用中若发现有违规情况,及时查处。市人防办要加强对区里面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对这一块进行抽查,对区里监管的项目每年抽查比例不低于20%。
第二,省里去年开始加强标识标注的工作,以前只是在地面上做人防避难场所标识,现在是在人防地下室里也做标识标注,让广大市民增强认识,让全社会来监督工作。
南京:实施近一年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情况如何?
2020年11月1日,南京市正式施行《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条例要求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南京由此迎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代。近一年过去了,如今南京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情况如何?
一是继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建设,合理增加开放时间,方便市民;二是落实责任,明确服务清单、责任清单,目前将招收百名社会垃圾分类监督员,充实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重点放在老旧小区垃圾分类的工作指导和监督上;三是开展清洁行动,在收集点上会完善除臭灭蚊蝇保洁工作,提高垃圾分类的质量,以争取更多市民理解;四是加大监督力度。南京城市管理工作有一个12319热线,这个热线每天都在接听市民举报等,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管理局局长 陈曦:目前全省大概有两万多个小区实行了垃圾分类,基本上在全省实现了全覆盖。但从各地推进情况来看,还存在短片中反映的设施管理不到位,包含一些噪音扰民、异味较重、收运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都是精细化管理不够导致的,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第一,加强工作指导。近期准备与12个省级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加强垃圾分类设施的管理建设,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的科学管理、精细管理和长效管理的水平,推动全省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
第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各地通过成效评估加大设施管养力度,合理确定收运时间、频次,有效做好收运衔接,确保分类收集站点的垃圾及时处理,周围干净整洁,来提升广大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第三,引入第三方暗访。通过暗访及时发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以通报和曝光的形式推动各地加快整改,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的质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