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 | 面对失败,毫不气馁的积极态度最重要

发布于 2021-10-12 20:32

本篇共:1571字 | 阅读4分钟
内容来源:

摘自《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池谷裕二 著
荐书选文:剑冬 | 责任编辑:小蔡

相信养过狗的人都知道,狗这种动物相当聪明,可以学习复杂的指令。

但是,如果想让狗记住某些信息,我们需要给予适当奖励让它们心情愉悦,比如投喂食物、抚摸,或者带狗出去散步等。

这里我们以食物作为奖励,尝试进行一个实验。

如图所示,我们先把狗带到电视机前让狗观察屏幕,同时在电视机下方设置一个按钮。如果电视屏幕中突然出现一个圆形,那么在此时按下按钮就能获得美食。

这个装置对于人类而言非常简单,但对于狗来说却有一定难度,因为我们无法通过语言告知其获得食物的方式。

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通过这个实验看清脑“学习”的本质。

那么,参与实验的狗会如何获得食物呢?通过观察狗的学习过程,我们能发现有趣的记忆秘密。

狗的世界并不像人类世界,没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当然,对于狗来说,电视机是其出生后才见到的机器,它们也不知道眼前的按钮意味着什么,甚至不知道可以按下按钮。

更何况电视机屏幕还会突然出现一个圆形,这真是令它们不知所措。

就在某一刻,狗偶然按下了按钮,美味的食物出现了,这纯属偶然。

但是,当发生过几次这样的偶然后,狗就会注意到“按下按钮”与“获得食物”间的关系。

到此为止,这是学习的第一阶段。

换言之,学习可以说就是掌握事物关联性的过程,学习的本质就是把之前各自独立的信息在脑中关联起来。

虽然在以上实验中关联起来的是按钮和食物间的关系,但是把情景换成背诵英语单词也是相同的。

就像“go=去”这样,把英语和母语关联起来的过程就是学习。

那么,狗在成功通过学习的第一阶段后,接下来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呢?

一旦发现按钮和食物间的关系,狗就会在“想要获得食物”这一动力的驱使下不停地按下按钮,但并不是每次按下按钮都可以得到食物。

如果电视屏幕未出现圆形,那么即使按下按钮也不会有食物出现。

在经过多次失败后,狗会突然意识到这一点。

当狗终于明白屏幕中出现圆形和按钮间的关系后,这个实验课题才算圆满完成。

在此之前,狗进行了数十次乃至数百次的反复试错。

这样不对,那样也不行……在经历过各种失败后,狗才能注意到二者间的关系。

世上绝对没有突如其来的成功,只有一边思考失败的原因、一边不断地思考解决方法,我们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

也就是说,我们也许需要经历多次失败才能获得一次成功,不经过反复的失败就难以形成正确的记忆。

正如菲尔普斯所言:一个人没有经历过失败就很难有所作为。记忆正是通过“失败”和“反复”得以形成和强化的。

(爱德华 · 约翰 · 菲尔普斯(Edward John Phelps),美国律师和外交家,美国律师协会创始人之一。)

大家的学习也是如此。在前文中我曾多次向大家强调过“反复”,即复习的重要性。同时,经历“失败”也很重要,比如答错题、因疏忽大意而出错、考试拿到的分数很低,等等。

每次经历失败后,我们都应该思考下一次要怎么做才能成功。

如果还是失败了,就再次思考其他解决方案……像这样不断循环下去。

失败的次数越多,就越能形成准确牢固的记忆。

即使偶尔取得了几次不错的成绩,对于大家来说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

所以,即使考试成绩不理想也没必要闷闷不乐,大家可以转换思维,把它当作一件好事而非坏事。

失败后最重要的是带着疑问找出失败原因,并想出解决方案。

参与实验的小狗们在失败之后也没有闷闷不乐,而是不断探索其他方法。

这种态度正是能尽快得出正确答案的秘诀。

没错。无论失败多少次,都要确立下一步的解决方案,利用排除法进行自我修正——这也是脑的机制。

因此,对于学习来说,“善于反省”和“保持乐观”也很重要。

我们需要透过自身这扇窗户观望世界,所以必须不断磨砺自己。

——萧伯纳(剧作家)

(本篇节选到此为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