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 合成生命,到底“难不难”?中国学者探索合成生物学发展之路
发布于 2021-10-12 22:03
合成生命,到底“难不难”?
前段时间,人工合成淀粉的消息一出,立马变身“热搜体质”,自带流量属性,“吸粉”无数。其实,有很多人是看到了新闻后,才知道我们常用的淀粉竟然“深藏不露”,是中国科学家历时6年多科研攻关,设计—合成—测试—学习”的反复“试错”,才有了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此项淀粉合成技术,未来在粮食、资源、生态、生产等方面有无限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
它的成功,也让不少科学家看到了“合成”技术的希望,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大展拳脚。因而,不少科研人员,通过减少试错甚至不试错,告别合成生物学现今的类似“手工作坊”阶段,让下一次的“合成”实现理性设计、功能预测。
对于“预测”,不少科学家的解释是对生命过程的“真理解”,只有真正理解掌握生命过程,利用、创新原理,才能在合成上有所突破,实现甚至超过预期目标,把合成生物学推向定量合成生物学的新发展阶段。
为什么合成生物学成为下一阶段的目标呢?
首先它的迫切性主要体现在细胞治疗的临床领域。很多生命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家表示,细胞治疗长期没有突破性进展,已经濒临放弃的边缘,但合成生物学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细胞”作为一种活的药物,进入体内后只有“听话”甚至“有智慧”,才能够踏踏实实地落地临床。
可设计、可操控、可预测,是细胞作为药物被批准应用于人体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合成生物学的目标。
光、热、声、电、磁、化学物等未来都可能用来调控细胞药物,实现可设计、可预测,其医疗价值非常巨大。
合成生物学的成功,能够推动可控、复杂的人工生物系统。但当前人工生物系统的构建与优化,由于理性设计能力有限,定量可控难以实现,需要依靠海量“试错”。
如果缺乏理性设计能力,那么在海量“人工试错”阶段,实现高质量的“定量可控”存在较大程度的困难,也限制了合成实现复杂目标的系统。这个阶段,距离想合成一台“生命计算机”还差得远。
由此可见,定量可控是实现合成目标的重要环节,具备理性的预测、设计能力是重要抓手。所以,很多专家的想法,是合成生物学应该探索走向定量合成生物学阶段,要理性地把定量的模型作为合成的指导,而又用合成测试来验证定量模型,这种‘融合会聚’就是定量合成生物学。”
当前,很多专家已在探讨研究新方法,实现合成生物学的理性设计和功能预测。
合成生物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认知,也承载着未来自然与生命的延续。合成生命难,但并不代表无法突破。在诸多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合成生物学的突破、应用与落地指日可待。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