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1、2》美术设计学院课程教学成果展

发布于 2021-01-17 23:41

  写在前面的话

       当我们把素描——其基本的物质形态是纸上绘画这个属于老生常谈的话题放到当代文化的背景中加以考察,就不能不发现,它除了一度被混淆为基础或基本功的全部内容和含义以外,还可以使我们联想起“理性”、“纯粹”、“朴素”等更为本质的相关品质,这可以说是素描在美学意义上的延伸。
      当然,在“学院”的前提下,所谓基本功并没有过时,更没有变得无用,而是随着社会生活、文化现象等大的时代因素的变化而得以演化和拓展,作为行使基本功职能或方式之一的素描当然需要适应不同时代中不同艺术取向对基础的“各取所需”的需要。我们看到,当代,尤其当代国内素描教学与研究已经从以往单一的“再现”式写实面貌,逐渐变为多种语言并存这样一种基本情况。各种文化艺术现象,更有疫情期间,当人的身体与精神领地双重威胁时,医护医疗、公安群众、联防联控人员所迸发出的人性光辉......使美术之外的因素对人——尤其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观、艺术观进行着“推动、演变”,这在许多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创作和提升生活细节中已表现得尤其明显。在深度继承学院传统素描基础之下,以当代的视角拓宽基本功的内涵,真的算是一个大问题。它要求在“写形状物”事物同时,对素描进行文化上的梳理,关照其本体内心触动,这也是艺术和思政融合的必然。
       就是说,素描不仅是作为基础,对其他媒介或方式的造型艺术“输出”给予,同时,在将其作为当代视觉文化一部分的前提下,素描更要汲取其他表现方式的长处和经验,进行“内部”的语言转换和“自由”意义上的艺术反哺。
       本次课程试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既往对素描的狭义理解和技能掌握中走向开放的素描“文化”,从“基础”的技艺出发去认识具有内省倾向的其他艺术景观中的有益部分,从而为素描找到文化上的定位和高度,因此,在这样的学院基础思想上谈教学,才是区别于考前班画画的关键,这样探讨和经验的总结才显得是有价值的。很高兴这个课程过程中,学生们都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平实、客观的笔调对以“文化视角”关照素描并使之成为社会视觉经验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在塑造三维形体上,再现了时代的维度,作业才有可能上升到所谓作品的高度可能。
       素描1环节,作为基础教学阶段,学生通过课堂训练,在认知形体环节,应理解塞尚“一切事物都可以看为几何形体的构成”的观点,在熟识技法同时,更培养观察自然的能力,通过左顾右盼的比较,做到有感而发,同时应该尽量的让画面朴素、单纯,虽然单纯并不是艺术唯一目的,但一个人进入事物真正的意义之后,不管怎样,都会做到单纯的。
      素描2环节,这个阶段目标在于让学生知晓,素描不在于准确地临摹自然的造型,也不在于将细节一笔一笔准确地装配起来,而在于艺术工作者面对他所选择的物体所流露的真切感受,在于他投入的注意力和精力。老师在同学们训练过程中会反复告知一味的去试图按照解剖学上的精准来照抄对象,是没有出路的,被动的。艺术向来都不是在复制看见的,而是通过形体和形式的可见,直击意识的共鸣。
      公共艺术专业的基础训练不像雕塑对素描的要求那么“严苛”,但作为两个并行的专业,素描都该是为了认知形体的空间本质,进而辅助创作的工作——作为产生艺术创作的方法、启发一个人原来的想法、以及作为整理和发展意念的一种方式,研究和观察自然形式的一种途径。记忆力和想象力的锻炼也是艺术家的常态,希望我们可爱的同学都能养成这种“习惯”。
       同学们作为艺术工作者的独立耐心和辛苦付出,才有现在所呈现的成绩,身为他们的老师,感到欣慰。
                                                     王佧              
                                                庚子年冬月         
                             美术设计学院雕塑专业教研室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素描1、2》
班级:20级公共艺术本科1、2班
课时:80学时
专业:公共艺术
教师:王佧
考核:考查
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方法、构图、比例、透视、结构、明暗、空间、体积、质量感、虚实、主次,黑白灰关系等艺术语言,作画步骤,以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与审美能力等,为专业创作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构图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
重点:形体结构的空间关系、画面整体性推进。
难点:构图、透视、比例与结构、画面的整体关系和表现技法的运用。

学生作品

------------创作类素描--------------

《“山”》刘業堃

《“山”》李天敖

《有一座山》叶嘉华

《隔着玻璃亲吻的情侣》欧羽旋

欧羽
       艺术是精神生活的升华,是对美的理解与思考,需要用最朴素的情感去感受。

《坚持》文晶

文晶:
       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

《在“疫”起,不放弃》高诺

高诺:
       艺术来源于我们的内心世界,美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那么如何将我们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就是我需要做的事情。

  《机械-碎》曾子隐

曾子隐 
       素描,更不是只有黑白灰空间,是因为那在剪映着画作者的内心世界。

《智·慧·合》李昕怡

李昕怡:
       艺术的热爱大概就是像我这样缄默的人,拿起画笔的一刻想的竟是将自己的灵魂摊开在纸面上给他人看。

《双手》潘广宁

潘广宁:
       艺术就像一个全身针刺向外发射的仙人球,给人以万千感受,让灵魂受激。

《头胸像》黄斯媛

《头像》黄斯媛

黄斯媛:
      若要终成艺术家,排除天赋这一因素,最重要的就在于持久的执着和不断地探索

《头像》罗文瑄

《头像》刘業堃

《勇敢上阵》梁嘉琪

《那时刻》李天敖

《责任》孙杰

《风雨无阻》吴伟杰

《金鸡报晓》 谢妍婧 

------------静物类素描------------

《素描静物no·1》雷少伟

雷少伟:

       我喜欢创作让人们观看时感到舒缓、柔和的作品,即使创作对象本身也许犀利十足。

《素描静物no·2》周国海

周国海:

        我们生活在一个绚烂多彩的世界,而画画则是一场无止尽的修行,多去感受你的生活才会更精彩。

《素描静物》欧羽旋

《叠堆的静物》曾泽鑫

《素描静物》邓嘉华

《素描静物》潘广宁

《素描静物》曾子隐

《素描静物》高诺

《素描静物》郑骏宇

 《素描静物》张晨枫

《素描静物》唐惠君

 《素描静物》马晓花

《教室一角》阮文涛

 《教室一角》司培昊

------------石膏类素描--------------

《石膏头像

《石膏头像》

《石膏头像》

《石膏头像》

《石膏胸像》

《大卫》

《石膏几何形体构图》

《石膏几何形体构图》

《石膏几何体》

《石膏几何体》

《石膏几何体》

------------教师寄语-----------

教师简介

      王佧,美术设计学院雕塑专业教师、四川省雕塑协会理事、四川省雕塑学会会员、绵阳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国青杯全国高校“优秀指导教师奖”、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学年度优秀教职员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在线教学优秀教师”;出版北京邮电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素描》、专著吉林摄影出版社《当代素描教学探索》,吉林美术出版社《高等美术教育影响下的陶瓷雕塑研究》等。

编辑排版:雷少伟

指导教师:王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