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3—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解读
发布于 2021-10-13 21:22
作者及出版社
作者:何帆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简介:经济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兼任熵一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何帆是得到App《何帆大局观》《何帆的读书俱乐部》《何帆报告》《宏观经济学》课程主理人
对于书中知识的汇总
解读
这本书讲的是对2020年这一年的观察,主旨是:本土时代,我们,包括国家和个人,该怎样更好的活下去。其中有三个趋势,让我比较在意。
第一个趋势,我们遇到越来越多的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建立内部网络的重要性显得尤为迫切。
内部网络的构建将主要通过交通和物流以及产业改造。这意味着在本土时代,极有可能会在内陆地区会崛起一批城市,比如郑州、武汉、合肥等中部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会基于物流,加大建设,制造业亦会流入、内迁。
第二个趋势,我们正在拐入一条C形弯道,在这个弯道上,为防止技术跑的太快失控,政府的政策、社会的回应会校正技术创新的路径,技术创新将迂回而谨慎地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互联网最近一段时间的政策干预,就是很明显的校正。过程可能很曲折,可是目的地依然会迟早抵达。那么互联网ETF可能会是一个适合定投的标的,而不是急急慌慌抄底的标的。
未来“校正”依然不会少,做投资,方向看好、看清,将越来越重要。因为“校正”可能出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准,投机可能就越快被埋。
第三个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制约因素,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尤其是医疗卫生和教育这样的公共服务。
要解决医疗,就需要医疗分级,建立全面、优质的基层、社区医疗体系。轻症在基层、社区诊所,重症再去大医院。这就需要培养非常多的、优秀的医生、护士,且愿意留在基层。
未来制造业需要的人会逐步减少,工人的职位需要转变为护士、护工等这些服务职位。我们国家的医疗缺的是人,硬件其实并不怎么缺。
如果是这样的趋势,那么医疗器械方面的投资,就有了一些干扰。因为不再是大医院继续做大,而是做大基层医疗的趋势。
私立医院会是一个好方向,会是公立医院很好的补充。
教育方面的改革2021年已经开始。小孩子一半上高中,考大学。那另一半孩子该怎么办呢?职业教育,就像百年职校这样的学校,会是一个方向。
这篇文章我在语雀app上完成于昨天,即2021年10月12日17点36分,
今天收盘时突然发现教育板块暴涨,原来昨天,也是我写这篇文章后,晚上7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系统性利好具备本科层次教育的社会参与主体与现有民办本科及高职院校,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未来职业培训方向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了。
我们只能赚取认知范围内的钱,而读书并思考,是最快提高认知的方法。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