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建设六个新乾县”(六)建设民主法治新乾县

发布于 2021-10-13 21:20

 

县委书记焦志鹏作工作报告

大力实施“共治共享”战略,加快建设民主法治新乾县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以民主激发社会治理活力

  支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充分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多层次推进协商民主。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落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持续抓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发挥新的社会阶层、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独特优势,做好民族、侨务、对台等工作,广泛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
  强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着力加强军地协同,抓好党管武装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弘扬双拥优良传统,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

2.

以法治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县为目标,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和程序,健全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强化法治宣传,大力实施“八五”普法,深入推进“法律八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推进“智慧司法”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3.

以共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创新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
  健全落实领导干部“四访一包”制度,千方百计化解信访积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打造更高水平的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争创国家信访工作示范县。全面推行“五链共治、法在基层”诉源治理模式,加快形成“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新格局。
  推进基层综治中心立体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加强流动人口、新的社会阶层、网络空间的群众工作,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


编辑:王建飞 李昕

审核:王少仑
签发:杨超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