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教有所长 | 谢鸿雁高中化学提高与示范工作站活动纪实

发布于 2021-10-16 14:12

学无止境

教有所长

2021.10

谢鸿雁高中化学提高与示范工作站活动纪实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为提升教师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的能力,切实提升化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本着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2021年10月14日上午,范遗灿老师带领小组成员在在10月9日研讨基础上,在太原市外国语摄乐校区开展了关于选择性必修1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整体教学设第二次主题研讨活动。

此次活动由太原外国语范遗灿老师主持,全体小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01

学员阐述设计思路

INTRODUCTION TO RECRUITMENT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借力而推,顺势而导。活动伊始,太原市进山中学的宋婷婷老师分享了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以工业合成氨为主线,主要从化学反应速率、活化能、化学平衡常数三部分,阐述了设计思路和教学上的具体问题。

随后,太原市第五十九中学的赵瑾杰老师认为,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可逆反应的限度问题,从而引出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再从浓度角度定量研究化学平衡状态,用化学平衡常数定量表示反应限度。















53中尚莹莹老师在内容的设计上以工业制氨气,结合生活、生产及人体中的平衡问题,开展对化学平衡的认识及对外界因素对平衡状态影响的这一单元设计。通过分组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归纳推理得出“勒夏特列原理”。最终利用这一原理解决提高工业合成氨产率的问题。

2021.10

太原师院附中要飞虎老师提出利用高阶思维,结合高考命题趋势,将第二章化学平衡分为三大板块:单一平衡体系、复杂平衡体系及实际问题中的平衡体系,利用不同的情景案例,分层给出教学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正逆反应竞争关系,更好地调控化学平衡。整体思路清晰,内容深入浅出,给老师们带来新的思考,值得学习。

太原十二中王婷婷老师通过任务驱动有层次地设计了教学过程,利用引入生活中CO中毒的现象及急救措施引入新课, 把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落实得更加科学和深刻。最后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回应课前“高压氧舱用来治疗CO中毒”的问题,使日常生活和化学平衡移动知识建立有机联系,体会化学存在于生活的普遍性。

太原十二中李璐璐老师作观点汇报,李老师首先依照课标和学科能力能力模型对整单元的教学目标设置出不同等级的学习目标,并从“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达到反应限度”、“限度的定量描述是平衡常数”、“勒夏特列原理”三个核心概念,简要叙述了四个课时的教学过程,进行汇报。在最后李老师提出评价内容、反思性教学改进、单元学业评价、课时教学设计等板块设计,使得单元设计更加的完善、细致。


02

导师总结给出建议

INTRODUCTION TO RECRUITMENT

学而有思,思而行远。最后,范遗灿老师向老师们展示了他对化学平衡这一单元整体的思考和设计,从基于单元整合,落实核心素养方面给出了对于化学平衡的几点建议,他肯定了化学平衡常数的重要价值,是联系平衡状态、反应限度、平衡移动三者关系的重要纽带,而要想真正设计出优秀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先通过化学学科能力表现,分层次给出单元目标,为各位老师解释各个层次的要点内容,并做出了下一步公开课的实施方案和工作部署。博采众长,便能多一份智慧,少一份平庸,希望老师们群策群力,促进交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03

结束语

教有所获,研有所得。单元整合教学是进行“化学学科教学”的核心,打破传统的单篇线性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挑战,也是一次突破。本次教研活动为我们今后的单元整体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经验交流的平台,我们愿用最坚实的脚步,走最朴实的教研之路,最终使工作站的成员们都能在研究中进步、在实践中突破、在思考中成长!

2021.10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