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丨航天员“太空出差”任务都有啥?

发布于 2021-10-16 14:32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翟志刚(中)、王亚平(右)、叶光富(左)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由翟志刚担任指令长。新华社发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由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他们将在太空在轨飞行6个月,并将在太空中过春节。此次飞行任务有何看点?星空中的“太空出差”三人组又会有怎样的“约定”?

航天员翟志刚参加工效实验(3月31日摄)。新华社发(孔方舟 摄)

  

指令长均由飞过的航天员担任

  

对航天员系统而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与建造阶段航天员飞行时间长达3到6个月,任务极为艰巨复杂,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知识技能、应急决策与处置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都提出极高要求,航天员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总体规划,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与建造阶段共有4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航天员系统在总结前期选拔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这4次任务的特点,调整了选拔策略,按照“统筹规划、新老搭配、继承与发展”等原则,于2019年12月选出4个飞行乘组,每个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指令长均由飞过的航天员担任。

  

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表示,飞行乘组选拔,仍从思想政治素质、身体情况、心理素质、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和评定。

  

在确定航天员个体满足任务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飞行经验、出舱活动要求、与各次任务的匹配、年龄、新老搭配、心理相容性等因素,统筹分析确定各次任务飞行乘组。

航天员王亚平参加人船联试(3月14日摄)。新华社发(孔方舟 摄)

  

在轨飞行6个月,航天员身心素质将经受更大挑战

  

从2017年3月开始,航天员训练全面转入为空间站任务作准备阶段。

  

黄伟芬说,航天员系统本着“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试训一体”的原则,策划设计并实施了8大类200余项训练,包括: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航天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大型联合演练等,并安排航天员参加了近百次工程研制试验活动。

  

黄伟芬介绍,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将在轨驻留6个月,需同时管理天和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形成的组合体。

  

航天员将按计划参加天舟二号舱段转位试验,进行手控遥操作对接试验、再生生保在轨维修及验证试验,完成大量的飞行任务在轨数据收集与人因工程技术研究、航天医学实验、空间应用系统实验、科普教育活动等,完成空间站站务管理、物资盘点、日常维护等工作,并将执行2至3次出舱活动任务,进一步验证我国空间站出舱活动技术及长期驻留保障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

  

“神舟十三号在轨飞行6个月,航天员身心素质将经受更大挑战。”黄伟芬说。

  

针对6个月长期飞行挑战要求,航天员系统在选拔训练、健康、工作、生活等驻留保障技术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准备,在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中进行了初步验证,在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中将进行全面验证。

航天员叶光富水下训练前测试通话系统(8月9日摄)。新华社发(孔方舟 摄)

  

神舟十二号乘组向神舟十三号乘组传授经验

  

相比神舟十二号任务,尽管在选拔训练和航天员保障技术整体思路方案、措施、手段上相同,但针对更长期的特点,又进一步突出强化了重点。

  

据悉,面向半年的飞行任务,进一步强化规范工作节奏和工作制度,包括每周值班制度,周六站务及物资管理日制度,周日休整日制度,每月天地沟通交流制度等。

  

同时,针对出舱活动形成的相对固化的工作计划模块等,相比神舟十二号任务,工作节奏更加鲜明,天地协同一体的工作模式和体系更加成熟。

  

在完成既定训练计划的基础上,9月6日,神舟十三号乘组在飞控现场与神舟十二号乘组进行了天地通话,了解了撤离前物资状态、在轨工作与生活注意事项。

  

航天员返回前,神舟十二号乘组对整站物资、产品状态进行了全面巡视拍摄,与神舟十三号乘组及备份航天员进行了专项座谈交流,全面介绍操作要点、天地差异、注意事项等内容,特别是针对出舱活动,乘组充分交流了经验,为神舟十三号乘组提前进入状态、顺利执行任务打下了基础。

  

为充分利用长期航天飞行机会,普及航天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服务国家大政方针,在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中,还专门策划了系列科普及公益活动,设计了空间站航天员日常生活、空间站专项技术、专题科学知识、科学小实验及系列主题活动等方案,以传播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并积极与公众沟通,结合传统节日契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出品人:赵承

  监制:胡清海

  统筹:陈芳、刘心惠

  记者:胡喆、李国利

  编辑:崇大海

  星空工作室 出品

推荐阅读


时间轴回看 | 出差三人组的90天太空之旅

播下一粒种子,会看到什么?
这条线索,国务院督查组是如何顺藤摸瓜揪出了背后猫腻?|新闻背后的故事
天有明月人有诗,愿人长久共此时

揭秘“演艺练习生”招募乱象|视点深度

国务院大督查(七):资格资质随意认定 天津一书法协会办事处违规发证被查处

“双减”政策落地后,新学期将有啥新变化?

监察官法五大看点:监察官包括哪些人?谁来监督监察官?
国务院大督查(六):抽查10余户无一户水龙头能正常使用,新光村农村饮水工程成“摆设”

我国修改人口计生法:拟明确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

国务院大督查(五):申领惠企资金有多难?吕梁一企业主吐槽11个月“累心”遭遇

视点深度:“饭圈”为何屡屡失控互撕?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