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丨公考中的《长津湖》怎么考?
发布于 2021-10-16 23:28
媒体合作 | 学术原创投稿 | 广告联系
邮箱:shaohaoluntan@163.com
编辑 / 少昊公考团队
审核 / 小小昊
再审 / 堃
解放军报:《长津湖》告诉我们什么
不管是现实中的长津湖之战,还是艺术化的电影《长津湖》,都深刻地告诉我们:“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的确,中国军人的荣耀永远不死、永远不可撼动。昨天,志愿军官兵用热血和胜利,为中国军人赢得了荣耀。今天,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用顽强的作风、不屈的斗志、胜战的本领来捍卫军人的荣耀。
扬子晚报:《长津湖》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
战争不是赴死的,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片中用如诗如画的笔触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江南水乡“江枫渔火”的平静美妙,都是为了衬托军人出征的心胜决心。“万里长城寄,无始汉国忧”,家国情怀,是中国人自古不变的价值追求。
红网:精神的力量“无价”
一部《长津湖》的电影,让数亿观众为之“入戏”,让这个国庆节多了份“英雄气”。今天,《长津湖》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以一个志愿军连队为人物群像,真实地再现了那场战争的细节,重新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显示了特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一部电影,也不能缺少精神。
1、千里刀光影,万里赴戎机。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3、碧血丹心爱国情,舍我其谁报国志。
4、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5、“打得一拳开”,才会“免得百拳来”。
6、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7、时光流转,鉴往知来。岁月无声,英雄无悔。
8、舍生忘死顽强拼搏,血与火洗礼中走向胜利。
9、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10、“雄赳赳, 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11、“冰雪啊! 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12、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免不了还有许多险滩、暗流,但只要我们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就一定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13、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但不能因为承平日久而缺乏战斗意志、消磨奋斗教情。我们始终要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扬战斗的精神,坚定奋斗的意志,为取得下一个胜利而时刻准备着。
14、祖国是什么”当我跨过鸭绿江,看见对面炮火的时候,我的身后就是祖国。”
15、“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再打仗。”
16、“希望下一代,活在一个不再充满硝烟的年代吧。”
17、“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18、“一只蛋从外面被敲开, 注定只能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没准儿是只鹰。”
19、“上了战场,就是英雄。”
20、“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 那才叫硬气!”
21、“你懂七连吗? 你知道七连多少次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抱着战友残缺的躯体,看着支离破碎的连旗。千军万马在喊胜利,在喊万岁,七连没有声音,它只是埋好战友,包上伤口,跟自己说又活下来了,还得打下去。”
22、“如今繁华盛世,如你所想。”
冰天雪地的长津湖,铸就了冻僵后仍然矗立战壕的精神丰碑。在一片焦土的上甘岭,面对猛烈炮火,书写了决不放奔阵地、决不后退一步可歌可泣的战斗史诗。
1、黄继光
黄继光,特级战斗英雄,第15军第135团2营6连通讯员。在上甘岭战役中,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他身体多处受伤,突然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堵住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2、解秀梅
1951年11月30日下午,敌机袭击志愿军手术所。解秀梅冲进大火燃烧的屋子,把伤员背出。敌机追着她俯冲轰炸,炸弹落下来,她放下伤员,紧紧地抱住,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伤员。炸弹爆炸,飞起的碎石和土块把他们理起来,解秀梅顾不得伤痛,爬起来,又背上伤员向前跑,背到了防空洞。
3、邱少云
一级战斗英雄,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4、杨根思
1950年11月25日,中韩军队发动了第二次战役。II月28日,杨根恩坚守在小高陵东南1071高地。为了切断美军的逃跑路线,在敌人第九次进攻中,杨根思拿起最后一个炸弹袋冲进敌群,最终与40多名敌人一起完成了任务。
5、孙占元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突击排对2号阵地实施反击,双腿被敌炮弹炸断,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易才学推毁3个火力点。敌人驰援,他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80余人。当敌军拥上阵地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同归于尽。
角度一:崇敬英雄,青春奉献。
《长津湖》被专家称为新时代战争影片标杆之作。它以恢弘的笔调,史诗般地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感人故事.塑造了将青春、热血与生命化作守护祖国的铜墙铁壁的志愿军战士的英雄群像。饰演男主角的吴京说:“影片中有一句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 ,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这凝聚了先辈们的心声。”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影片传递出的精神和信仰,就是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我们的军队才能激发出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战胜强敌。观众通过影片也记住了这些为了后辈而牺牲的先烈。(人民网)
角度二:奋进力量,伟大使命,民族复兴。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是为了不忘英烈们的追求与遗志,不忘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伟大牺牲,不忘他们用热血与赤诚铸就的崇高精神。今天,我们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信心和能力。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书写新的恢宏英雄史诗,正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伟大使命。(人民网)
角度三:致敬英雄,奋斗为国。
《长津湖》电影海报上的这几个字,就已经点燃很多人的泪点这是对英烈的崇尚,是对英灵的致敬,更是对抗美援朝这一“立国之战”的不忘。对于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而言,在“内卷” “佛系” "躺平” 等字眼流行的今天,观看一场主旋律电影,不仅是-次振奋人心的文化体验,也是让整个国庆假期“燃起来”的重要载体中国在百年之间发生了巨变。在这个长河之中,国庆假期的繁华如嘶正是其中一个精彩的“浓缩”。当更多人在电影院的光影叙事中看懂了我们如何从“筚路蓝缕”走到“玉汝于成”,我们更会对“国庆”二字有触动内心的震撼与共鸣。(光明网 )
推荐阅读:干货丨10月13日、10月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学习笔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