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甚有你|我身边的战「疫」故事,说与你听
发布于 2021-10-16 23:49
感谢“疫”路有你
“我身边的疫情故事征集活动”
成果展示
在疫情的阴霾下,
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都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山河有恙,吾辈需自强!
居家线上学习期间,实践部在国庆假期以线上的形式开展了“我身边的疫情故事征集活动”,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同学们纷纷用摄影、书画、文字、舞蹈发表自己的感悟,以双十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抗疫做出贡献,用希冀和梦想点亮相似的生命。
镜头人生·视频剪辑专题
No.1
●
第一个视频来自枋湖高一(6)班的吴梓涵同学。
他镜头下的厦门,街上不复往日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取而代之是冷清的街道和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快递人员。镜头里的他们大多步履匆匆——不为担忧和恐惧,只为用努力抚慰人们不安的心。网课上的老师、同学们甚至亲人随着隔离区的设立而分散两地,但我们互相鼓励,认真生活,因为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而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No.2
●
枋湖高一(15)班的柯思含同学,见证新闻里的抗疫厦门,守望自己身边的疫情志愿者——妈妈和小姨,用眼睛记录生活中的苦难和温暖,用坚定的声音传达出“国将会泰,‘闽’终会安”的希冀。柔软中不失坚定的,是她勇敢的家人,同时也是毅然决然走在抗疫一线的所有人员。背影虽无声,人间却有情。
#手描我心·书画专题#
绘画作品
No.1
再黑暗的夜晚,也会有璀璨的星河。越是在这样特殊的时刻,越能映射出人性的光辉。而这光辉的缔造者,正是那些平凡的人民英雄。
下图是枋湖高一(14)班蔡子珩同学的作品。最鲜亮的颜色莫过于那一抹蓝与白的交织,红色的热烈下是难以掩盖的炎炎赤血。
No.2
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平凡人,将萤火汇聚成星河。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因为我是医护人员,所以义无反顾。”
下图是枋湖高一(8)班江连成同学的作品。耀眼的黄色出场光芒似乎只属于拥有特异功能的超级英雄。但医务人员却远胜于此。他们没有确保自己不会感染的“超能力”,却有比肩于超级英雄的勇气。没有人天生是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
No.3
或许我们抱怨过核酸频率过于频繁,检测队伍过于冗长。却没想到医护工作者正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在本职工作上和核酸检测上来回调动。汗水浸湿透了他们的衣裳,顺着鬓角流淌而下,风扇在旁却感觉不到清凉。那一刻我们在俯仰之间,在宏大的天地之间,才能明白生命的脆弱和坚守的不易。
这是高二(11)班杨正菲同学的作品。意大利著名画家莫迪里阿尼,许多肖像画都只画一只眼睛。因为他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记忆是艺术家,将我们最深刻而纯粹的经历提炼出来,一笔一划地,精心地雕刻出内心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No.4
无数逆行者们携手同行,并肩作战,用一颗颗勇敢赤诚的心灵,温暖了患者,让他们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也温暖了像我们这样身居斗室的人们,让我们在闲暇之外不忘心存崇高的敬意。他们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为久旱的土地带来希望的甘霖。
这是枋湖高一(2)班黄欣彤同学的作品。当你祈祷能看见奇迹,你是否相信,那答案就是你。世界因为你,在痛里有感动。
书法作品
人生是一首诗,如何起笔,如何落笔,全在个人。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这些人,正是鲁迅先生所谓之“中国的脊梁”。在疫情的“风暴之眼”中,那些坚定的身影令人动容,他们以萤烛之光,点燃希望和信念的光芒。
而疫情之中青年之担当,是正义,是为世界不平之愤慨。我们要高尚,要不沉默,要不苟且,要在逆境中为英雄呐喊。青年满腔的愁思,胸怀的壮志,都借笔为刃,书写出了个体对国家社稷,天下苍生的祈愿,或方正,或秀丽,或苍劲有力,因为具有了丰沛的情感,同学们的书法作品都有着如刀似剑的气场。
More
作者名单
the list
图一:高一枋湖5班何茜茜
图二:高二5班曾佳乐
图三:高二11班余振豪
图四:高一枋湖12班陈昱书
妙笔生花·文字专题
疫情的硝烟下笼罩的秋天,国庆悄然来临。然而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抗疫的号角仍不能停止。作为祖国新一代的青年,作为双十学子,我们共担责任。接下来欣赏两篇观察生活,富有思考的文章节选。
Vol.1
五百万人共同守护一座城市,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题记
最近的厦门,太难了!由于疫情,这座海上花园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在高速的核酸检测效率背后,是昼夜不停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是来回奔波的志愿者,是坚守岗位的人民警察。他们扛起了责任与担当,义无反顾地奋斗在一线。他说:“别怕!”他说:“就算再难,也要上!办法总比困难多。”他说......
我问哥哥:“一定要去吗?”“当然要去!”哥哥我虽然只是一个辅警,但也是个人民警察,我不上谁上!”“告诉婶婶了吗?”“已经告诉她了。”说完,哥哥便坚定不移地走了,直到写下文字的现在,哥哥仍然没有回来。
此后的每一天我也和哥哥视频通话或是发信息交流,了解一线的形势和哥哥的情况。
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之下、在挺身而出的英雄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在全体市民团结一心,共同战役的伟大力量之下,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哥哥便可以凯旋而归,我们也很快能够回到温馨的校园,在美丽的枋湖与敬爱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再会。
(节选自高一翔安6班苏宏诚 《战疫情,心同行》)
Vol.2
换上了熟悉而又陌生的防护服,我选了一个位置就坐下来,摆出棉签,检测试剂,酒精消毒液,挤出一点消毒液洗洗手,想着今天还要重复多少次这样的流程。看看自己,我才发现看不见自己的躯体其实是一件不那么舒服的事。我轻轻叹了一口气,没想到热气还是冲向我的眼睛,眼前有点模糊。我努力睁开的时候,就看到门口排队检测核酸的人进来了。
形形色色的人们都安静地坐在我面前,我拿棉签刮他们的喉咙口,他们拉起口罩离开。坐过那椅子的有年逾古稀的老大爷老大妈,有牙牙学语的小男孩小女孩,有拉着小手的年轻情侣,有刚从工地上下来的包工头。他们都不一样,但是都戴着口罩,都不说话,都不表露出感情。偶尔因为前面的人慢了,停下来了而嘟囔几句。也许疫情真的让生活生出了些障壁吧。
风扇兀自地呼啦呼啦地吹着,我能感受到风,却无一丝凉意。酒精洗手液把两只手糊的不成样子,但还是要一遍一遍的消毒。内外的燥热直烧得我难受,手却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叔叔好!”一个小男孩乖巧地坐下,拉下口罩静静地等着我消毒,取棉签。我给他刮的时候他不停的咳嗽,但是看得出来努力想忍着。
结束以后,很自然地拉上口罩站起来,跟我说:
“叔叔,你真像白鹭一样!”
“是吗?”得亏这孩子能看见我臃肿的防护服下瘦削的身躯!我微微一笑,也竟然忘记了口罩要把这微笑给抹去的,刚想伸出手去摸摸孩子的头,便转而向那消毒液的喷嘴——才想起来手上净是消毒液和病菌了。
但是莫名的,心里有了些许温热,与那浑身的燥热实在是有很大区别的。
(节选自高二(10)班蔡奕鑫《像白鹭一样》)
舞出精彩
向阳生长·舞蹈专题
XIANG YANG SHENG ZHANG
尼采曾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医护人员和热爱舞蹈的双十学子,身上都具有一个不可战胜的信念,信念驱使着她们满怀热忱地去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为抵达理想的彼岸不吝挥洒汗水,倾注心血。在年岁的故事中,彰显着独特的华美。接下来欣赏高二15班蔡小椽灵动而坚韧的舞蹈。
心栖梦归处,不负韶华年
线上抗疫活动,
双十学子在行动!
(以上为本次活动获奖同学名单)
撰稿 | 实践部 蔡凤姿
策划 | 实践部 郭歆烨 吴邹倩
章柳轩 吴思莹 黄舒影
| 体育部 吴博森
| 外联部 王博谦
编辑 | 宣传部 刘慧杭
审核 | 刘昕悦 林妲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