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伦敦最强艺术氛围地,竟然有整墙的烟头和中国青铜器

发布于 2021-10-17 03:32

摄政公园·弗里兹雕塑展

小伙伴们都去伦敦弗里兹艺术周打卡了吗?
圈哥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来到摄政公园,直接被各种艺术感满满的雕塑吸引了!

(图: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Daniel Arsham, 2021 (Perrotin)

Unearthed Bronze Eroded Melpomene
(出土的青铜蚀刻的梅尔波美尼)

(图:主办方供图)

Rose Wylie, Pineapple, 2020(菠萝)

presented by David Zwirner. 

(图:主办方供图)

Gisela Colón, 2021, presented by GAVLAK. 
Quantum Shift (量子转移)(Parabolic Monolith Sirius Titanium)

(图:主办方供图)

Yunizar, 2017, presented by Gajah Gallery. 

Induk Monster (Mother Monster) (母亲怪物)

(图:主办方供图)

José Pedro Croft, Untitled, 2021(无题)

presented by Galeria Vera Cortês. 


除此之外,还有“闪电蘑菇云”:

(图: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堆叠星球”:
(图: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树上的捕梦网”:
(图:主办方供图)

圈哥也偶遇了很多来秋游看雕塑的小朋友:

(图: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听说伦敦市中心多了一座雕塑公园?

阔别已久 终归线下

顺着摄政公园行走,主办方贴心地摆了很多指示牌,让大家能快快欣赏到艺术品。


本次弗里兹艺术周(Freize Week)以伦敦弗里兹艺博会 (Frieze London)和弗里兹大师展(Frieze Masters)两种形式展现;

来自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兴画廊与年轻的艺术家们和 6000 年前的艺术作品与所有藏家、策展人和艺术爱好者共振,再度展现伦敦的创意与艺术精神。


圈哥到达展览门口时大概是下午两点,已经有很多艺术爱好者在此排队:

由于疫情仍未结束,所以参加活动必须要出示核酸检测报告/完成两针疫苗接种证明;参观过程也需要佩戴口罩。

(以上五图均由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展厅之内人声鼎沸,休息的长椅上都坐满了人...


在艺博会的主展单元(Main)中,不仅有知名的阿尔敏·莱希(Almine Rech)、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豪瑟沃斯画廊(Hauser & Wirth)、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 白立方(White Cube)等;

更有从亚洲远道而来的Gallery Baton、东画廊(Don Gallery)、 Kukje Gallery、马刺画廊(SPURS Gallery)、STPI 等画廊让观展人一饱眼福。

(以上两图由欧洲时报记者 田皓雪子/摄)

赶快跟着圈哥穿越人群,一起来看看大名鼎鼎的弗里兹艺术展吧!

高手云集 艺术爆棚

01

“墙上的香烟”


英国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真的让圈哥觉得非常震撼!

(图: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各式各样的烟头,燃烧到不同状态,有的上面还有吸烟者的口红印;排列整齐放在橱柜里。

(观众观看达明安作品,图:欧洲时报记者 田皓雪子/摄)

今年56岁的达明安·赫斯特是一位英国艺术家、企业家和艺术收藏家;他是1990年代主导英国艺术界的先锋之一。

香烟是达明安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特征,达米安认为:

“整个吸烟过程就像一个迷你生命周期;对我来说,香烟可以代表一生。”

来看看达明安以往的作品:

(图:New Art Editions)

同时,达明安还带来了装置艺术:切开的山羊。

(图: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将大型的动物作为艺术展现也是达明安的风格之一,比如以往的大鲨鱼:

(图:Getty image)

一个有趣的冷知识:

达明安是英国在世艺术家中最富有的,2020年的《周日版·泰晤士报》富豪榜排名里,他的财富总值约为3.84亿美元!

真是圈哥羡慕不来的艺术人生...

(图:Frieze.com)

02

“想去中国展览”的美国艺术家


今年已经86岁的吉姆·迪恩(Jim Dine)是一位从事艺术行业60多年的美国艺术家。

迪恩特别喜欢将各种艺术元素糅合在一起,比如说Neo-Dada(使用拼贴画和发现的物品)、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等。

(图: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展台的工作人员告诉圈哥,迪恩本人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开过展览,比如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巴黎的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等;这次来到伦敦参展也是非常高兴。

(作品《Micky》,图: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工作人员卡米尔·德普雷兹(Camille Desprez)热情地给圈哥递上名片,“迪恩很希望作品能去中国展出,也很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03

“根本买不起”的中国艺术品


看了那么多艺术作品中的西方面孔,圈哥远远就被熟悉的中国画风吸引了目光:


这七位“排排坐表演乐器”的雕塑来自中国唐代,制作时使用了淡橘色、白色、红色、黑色、绿色等颜料;非常栩栩如生。

(以上五图由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展位上还有许多青铜器,也是来自中国:


许多观众停留在此驻足观看,也有一些收藏家在询价,圈哥没有勇气听价格,赶快离开了...

(以上两图由欧洲时报记者 田皓雪子/摄)

04

中国艺术家们崭露头角


占地面积巨大的弗里兹艺博会中也不乏中国艺术家的身影;来自北京的马刺画廊就带着诸多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登场。
(图:SPURS Gallery供图)

马刺画廊的管理合伙人贾伟表示,多位展出作品的艺术家均有在英国留学的背景和经验, 其中不乏皇家艺术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的毕业生。
(杨丹凤作品,图:SPURS Gallery供图)
(侯子超作品,图:SPURS Gallery供图)
(图:欧洲时报记者 田皓雪子/摄)
(崔玄周作品,SPURS Gallery供图)
在他们的创作风格中很明显能看到对英式审美的结合与欧洲文化带来的影响,色彩更为明艳大胆,并将电子科技融合到呈现形式中。


(周岩作品,图:SPURS Gallery供图)


贾伟介绍,展位围绕多元身份这一主题,呈现艺术家们对性别、阶级和文化差异等议题的思考和艺术实践。

譬如李怒的《移民》,结合行为、媒体与影像表达对未来未知的迷茫与思考。

(图:SPURS Gallery供图)


(图:SPURS Gallery供图)
(图:欧洲时报记者 田皓雪子/摄)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的艺术家郭海强也将布面油画等作品带到了英国, 凸出画布与画框范围的创作与粗粝的油画 材料显现着强烈的立体感。

他透露,自己特意选用了与中国山水配色相合的色彩。

(图:欧洲时报记者 田皓雪子/摄)

能在伦敦的艺术展上看到来自中国艺术家们的作品,圈哥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希望各位能够在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上一路顺风~ 

百花齐放 琳琅满目

05

珠宝、雕塑、画作...应有尽有!


两点入场的圈哥,一直逛到六点,相机没有内存了离开。

因为弗里兹的展馆实在是太大啦!每一个小展厅都值得细细回味很久!


直到把脸凑到作品面前,才能看得出确实是画的!



(以上图片均由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以上图片均由欧洲时报记者 田皓雪子/摄)


(以上图片由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06

圈哥“看不懂”的那些作品


艺术本就来源于艺术家的自我理解,有些作品相对来说比较抽象...

圈哥作为绘画水平停留在小学的普通人,在这次艺术展中也是大开眼界,分享一些有趣的图片,还请各位艺术细胞满满的小伙伴们不要嘲笑~ 

(图: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emmmm.... 不能说是毫不相干,只能说是....

(图:维基百科)



(以上图片均由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图:欧洲时报记者 田皓雪子/摄)

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圈哥的艺术造诣不足!

也希望懂艺术的小伙伴来评论区积极互动,给圈哥上上课!

优雅大气 观众多多


(以上图片由欧洲时报记者 王子璇/摄)
还有这些....
(以上图片由欧洲时报记者 田皓雪子/摄)

圈哥认为,在弗里兹艺术展览中驻足的观众本身,就是美丽的艺术~ 

值得观看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篇幅有限只能说到这里,还是衷心希望各位热爱艺术的朋友们能够去现场自己看一看!


欧时大参
《欧洲时报》带你用法国视角看欧洲。
7681篇原创内容

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