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为什么
发布于 2021-10-17 03:04
回
望
我们在上两期中
概述了颓废的现状
那么,
为什么?
总要问的,避不开的,就是“为什么”这三个字。而似乎,想要避开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身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下的国人对自我身份、定位、未来的疑惑以及不愿思考,这是发展的必然,我们似乎可以在曾经的美国和日本身上找到答案,总会经历,也总会过去。但这一定离不开我们对自己的审视与思考,而如米兰·昆德拉发觉“现代的愚蠢并不意味着无知,而意味着固有观念的无思想性。”除却消费欲望,我们对生命,对世界,对社会,对思想的欲求再不如前人。
我们陷入了对时代和自我的迷失,被一股不可阻挡的奔腾大潮卷携着,前进还是前进,进步又是进步。当身体已踏上高速路,灵魂仍在距离起点不远的十字路口踌躇着,不知道会怎样,却被告知了该怎样。于是,似是而非的我们生活在了这似是而非的时代,用世事无畏的想象承诺了世事无常的未来。
那么,为了逃离这虚无,作为人类,这种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生物,只能为自己的行为与前路描绘一幅又一幅宏图,赋予一个又一个意义,活完短短的一生,再把成果留给后代继承,循环往复,世代绵延。而细看每个人,强行纳入集体的个人,对自己的定位便是大洋的滴水,机体的螺丝,无谓无味,无欲无求,随遇而安。到了我们这代尤其如此。
但,人终究是人,天理尚存,人欲难灭,一次次叩问自己“为什么”,便是对那远在400年前的人文思想的强烈唤醒。
视角再放小,小到每个人,问题不同,答案各异。回到我们的现状的问题,我曾在高三的某个夜晚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很简单,也很直白,因为它也只是一个未满20岁的孩子为了接受一件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在要求他做的事,而自己为自己做出的解答。
在此想说的,仅仅是,我们总要对固有观念不断思考,找到自己的答案,从浩荡的潮水中爬出来俯瞰这江水的波澜,而不是被它裹挟。
注:图文均为作者原创,转载需注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