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6 训诫
发布于 2021-10-17 02:21
第三十七篇 Roam
昨晚去 Cantonbon。这次换了一位齐耳利落短发的女孩来作主持。整场朗读里头,最最不堪其扰的是,一样长短的根根分明头发何以在不同脑袋上有着这样迥异的风格造型与气质显现?何以头发们匍匐盘踞在个人头顶的起落态势、高低弧形竟然有这样大的分别?因为发根的粗细韧劲不同?又或者只跟颅顶的张合曲度有关?
开场前十分钟连同我在内只两人,等到临开头陆续地坐了大半靠椅的人。读到后半程,强抵着困意,十分钟像是耷拉到瓷白色地板的上眼皮一样,变形、伸长成半小时甚至再久一点的光景。还算好,轮了一圈再转到我的时候已经粗粗醒过来神。
走之前刘先生问起我「你是住在哪边来的,我有点记不太清了。」没好说到太细节处,只跟他交代的岗顶。
像上一次在回程路上碰见黄老师一样,这次往地铁走过去,停下来给家人回消息的几秒钟里头,也有位坐斜对角的女生扭过身跟我说「虽然不太有气力,但你读的很好噢」。我愣住,等人家返过身去才给出一个迟滞的笑。
这一篇写在这样的一个工作周过后——充斥在起伏错落的不稳定心绪与虚浮样态里头(连自我批评都流于表浅与做张做致)。起笔写字于是变成画一幅手工心电图式的劳作,勉强能多一个把自己钉在一个固定位置的锚定点。定点位置的重要性发见于唐先生的《稠密性与完整感》这一篇,稠密的是真正与人交融嵌合起来的技艺。
摘出来一截原话(太长太稠密以致一整个自然段过后才有了句号)——纵向深入是技艺本身的历史路径及其目标,由一代目二代目三代目这样穿越个人缓缓展开……对个人而言,因此更富意义或更为实际的极可能是,人以此技艺为生命核心、为定点(即“位置”)的横向联系整理,近取乎身,旁及远近他人和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再读一遍,窃喜又惊恐地发现唐先生这番话语里头的深深训诫与提醒意味。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