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素材
广告素材
海报素材
展板素材
展架素材
宣传单页
画册素材
手抄报模板
邀请函模板
电商素材
电商主图
电商首页
详情页素材
活动页素材
Banner素材
移动端素材
元素素材
漂浮元素
装饰元素
边框元素
卡通元素
图标元素
艺术字元素
花边元素
背景素材
简约背景
古风背景
风景背景
H5背景
电商背景
VIP
登陆
注册
艺评|书法有标准答案吗?
发布于 2021-10-17 12:46
书法审美是多元的。由于个性不同,风格不同,审美观不同,喜好不同,甚或心境不同,同一幅作品,会有不同的答案。
读古人的书学论述,不难发现,对书法的描述,往往是抽象的、模糊的、朦胧的、多值的,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精确考量和标准定义。然而却精到地表达了书法艺术的玄妙和魅力。
不少人以为写好书法的关键是形态,掌握了准确的形态就学会了书法。其实不然,因为书法的形态是相对的、多变的、个性的,不是固化的模式,没有标准答案。书法不是教条,谁放弃了独立思考,放弃了哲学思辨,放弃了自己的天性,死心塌地地按照教条去书写,那么你离书法艺术不是近了,而是越走越远了。
试想,如果王羲之时代有精确的标准,后人只能依样画葫芦,那么后来还会有欧阳询吗?如果欧阳询时代有不可逾越的铁律,后人不能越雷池一步,那么后来还会有颜真卿吗?颜真卿之后还会有柳公权、赵孟頫吗……
仔细观察古代大家的书法作品可知,他们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笔画形态不同,结构不同,章法布局不同,气韵也不同。显然古法是活的不是死的。更何况书法作为一种抒情艺术,是绝对找不到标准答案的,因为每个人的心理轨迹是不同的。用现在的认识来反观,我们发现古人早就有了“模糊”的智慧——对无法精确表达的书法意象,使用不确切的象征性的模糊语言来表述。
卫铄说楷书: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撇如陆断犀象,戈钩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韩愈论张旭草书:“见山水崖谷,鸟兽鱼虫,草木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萧衍评王羲之行书:“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他们都是用自然万物作比,没有对本体作确切地表述。
王羲之《书论》云:“夫书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大或小……若作一纸书须字字意别……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起五伏……”石涛云:“笔墨之妙,在于通变。一知其法,即工于化。”可见古人十分强调法的灵活性,形态的多变性和用笔的丰富性,反对程式化规律化。故孙过庭坦言:“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于笔墨。”说明书法是变幻的,只能意会,难以言状。
关于用墨,古人有云: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润含春雨,干裂秋风。少墨浮涩,多墨笨钝……这些描述虽然生动美妙,但却模糊玄虚,如何操作?全凭书者的悟性和联觉。
至于书法审美,也是多元的。由于个性不同,风格不同,审美观不同,喜好不同,甚或心境不同,同一幅作品,会有不同的答案。何况书法的审美,又往往跳出线构,从意境、气韵、气象的层面上去评判,所以答案就更难以统一。颜真卿名作《祭侄稿》,有评论说:“顿挫郁屈”;也有评论说:“流金泻地”,观点判若云泥。
老子云:“执者失之。”执,规定。规定了就限制了,规定得越标准,失去的也就越多。古人深得其奥,他们的书论不仅短而简,且没有繁琐的规定和精确的标准。
中国书法是非推理性的抽象符号,是书者的主观意愿,艺术修养,临阵决机,用虚无的线条营构的虚象——心画。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正如先哲吕惠卿所言:“象者疑于物而非物也,物者疑于无物而有物者也。”正是这些抽象、辩证、游移、玄虚、多值,不确切的模糊论述为后学者的推陈出新留出了一扇宽敞的大门,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不同形貌不同风格的书法大家,诞生了无数异彩纷呈的经典之作,让书法艺术流传千载、久盛不衰。
关于我们:
纪实 | 真有后来人
吴颐人 吴越:多年父女成朋友
人物 | 乔榛金婚
节气 | 白露,繁华季节的谢幕
纪实 | 曹可凡:与杨振宁先生面对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
感恩有你海报背景素材
新茶文化素材psd
超唯美动漫头像2014 当别人问起我在想什么时答案永远是你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