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70天了,我还能考得上吗?
发布于 2021-10-17 17:53
那天晚上我忙完工作爬上床,打开手机打算把明天的起床闹钟定的稍晚一点,突然发现不知不觉十月都已经快过半了。离开学校了一短时间,但也没完全离开学校,一年中最忙压力最大的时刻也就是年终这几个月了。我知道,对于你们来说也是。想到这,本来打算赶快入睡的我,也着实睡不着了,就任凭我的思绪回到几年前备考冲刺阶段的时光中去了。
那时候,我在北方上学,而十月初的北方已经颇有凉意了。有凉意的天气里,被窝变得格外令人贪恋,早上天还没亮,寝室里只有我一个人悄悄地爬起来,颤颤抖抖地洗漱、收拾自己、背上书包去图书馆。一出寝室楼,一阵风过来彻底把我的瞌睡吹醒了,去食堂买个早饭吧,一边吃,还能一边背会儿单词。图书馆里比外面暖和多了,阳光晒进来竟然也变得暖洋洋的,可是晒久了,也就困了。我跑到图书馆的消防通道里背书,那里很冷,足够让人清醒。有时候会有打扫的阿姨路过,都和我是老熟人了,见面总会打招呼说:“姑娘,又来学习啦,真用功啊!”每天和阿姨的这几句话竟也成了那时候我的慰藉和暖意。
当然,这只是那段时光里的一个小小切片。还有的时候,我打开手机看到“倒计时!”、“考研xxx”,就会觉得心惊胆战,“焦虑”似乎成为了我形影不离但却极易想摆脱的“朋友”。
是啊,那阵子我也问过自己:新闻史好像还是没背下来,英语阅读还是错很多,论述题还是写不好,我,还能考得上吗?或许,你的心里也正经历着这样的忐忑和不安,今天我陪着你,一起来聊聊这个每天困扰你却不敢和它打照面的问题。
它只是你的情绪,而非事实。如果你经常会被“我还能考得上吗?”这句话影响和左右,你就尝试在心中默念三遍“它是情绪,不是事实”。考研是知识的博弈,更是心态的博弈。这场战役不仅要考察大家的兵器是否强大,更重要的是大家面对战役的心态。甚至,是否能够控制住自身的情绪,不让自己一味地陷于情绪漩涡中,是更紧急需要做的事。
每个人都会被情绪困扰,但我们总要做点什么不是吗?第一步就是向自己承认我有情绪,甚至是负面的情绪,但是没所谓,它在就在吧,我不能躲着它,我要和它打个照面先。当你知道你的敌人是你自己的情绪时,你的恐惧就少了一半。如果深受其苦,大家也要去寻求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整。但只要抬起头面对它,就成功了一大半。
考研这场战役中有许多人,但是,我亲爱的同学们,你的赛道上,其实只有你,没有别人。场上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以这是一次自己和自己亦敌亦友的战役,但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那,你一定很了解你自己,所以,我们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当我们把这曾薄纱拿掉,你就会发现,它并不可怕。
第一步,我们已经明确了,现在对我而言这只是情绪,而并非必然的事实。
当你过于焦虑,复习的时候心乱如麻时,你可以先停下来,尝试做一个冥想或者只是简单地坐下来,让自己平稳地呼吸。然后问问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不用去看任何的标准,不用去看别人学习了多久,做对多少题。而是问问自己,我到底会不会?相信我,你是最了解自己的,给自己一个对话的空间,你会找到答案的。越是焦虑的时候,越是要摒弃形式,去找到本质,这才是唯一能够正面突破的方法。
如果前两步你已经做完了,说明你已经精准定位了自己的问题,接下来就只剩解决它了。你已经把精力从情绪漩涡中解救出来了,这已经是近乎80%的胜利了。接下来,我来教你怎么解决它:
(一)冲刺阶段,知识的连接更重要。
考试中考察知识的方式都是运用,所以大家一定要把知识网络上每一个点都连接起来,通过连接能够找到你的漏洞。“专题法”是非常好的方法,我们曾经给同学们开过许多节公开课讲解如何做专题,专题是把知识进行分类进行连接的好方法,也是最高效的方法。大家在整理专题时,一定要涵盖三部分内容:基础、热点和答题。
梳理专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和这个专题相关的基础知识点都梳理清楚,这个时候最好可以不参考任何资料。如果发现自己哪里卡住了,这就是最好的机会进行针对性地复习。将基础知识网络补全了之后,大家就可以开始以基础知识为基准延伸相关的热点了。热点就是基础知识的变形,换句话说,你需要找到每一个热点它背后所考察的基础知识是什么。接下来就要按照简答题的模式把热点当作题目给写一遍。
此时,要再多做一个工作,就是用其他颜色的笔画出,如果是一道名词解释的话,你会选哪几句。这部分工作做完,其实你的名词解释和简单题就准备完了。热点准备好了之后,你要把这个专题的考题类型进行梳理,你可以结合课程讲过的,也可以结合你做过的题和看过的资料,将这个专题内所有考题类型梳理清楚。然后,每一个类型找出一道题作为“元问题”,把“元问题”的框架、论点都想清楚;如果你时间足够,能完整地写一道元问题就更好了。这些元问题就成为你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复习的内容了。
(二)冲刺阶段,动笔比看更重要
或许你觉得自己准备得尚不充分,还没有到可以开始动笔的时候,所以你迟迟没有完整地练习过一道题目。但是,只有练了,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不管你认为你的基础如何,都要先让它先开始。
碎片化的印象是不作数的,要扎扎实实地想全面,写全面才最能检验自己的方法。如果你制订好了相应的计划,在背名词解释的时候不妨动笔写一写,落到笔头上;遇到不会的题时也可以先尝试写一写而不是等自己查完资料之后再写,等自己完全写完之后再通过对比找到自己的问题。
考研对于大家来说或许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我仍然想和大家说,它除了意义之外,也是它本身。它是你与自己为伍的一次机会,也是你锻炼自身能力和学习的机会。如果你感到焦虑,不妨尝试放下这么多意义,专注在内容上吧。场上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你要战胜的只有你自己,而我们都在陪伴你。
我亲爱的同学们,尝试放弃一些杂念吧!让知识回归知识,让知识成为你的朋友,进入你的心流,安心把一件又一件事做好,考上就会变成事实。
只剩70天了
请继续苦干,继续相信自己,继续前进!
| 瓦洛佳新传全程班 | 中传全程班 | 实务全程班 |
| 院校分析 | 论文计划 | 真题大解析 | 热点解读 |
| 新传考研要点解析 | 不正经新传人物志 | 论文解析 |
| 生活中的传播学 | 新传考研er最关心的365个问题 |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