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开胯就够了吗?还要知道合胯!告诉你一个合胯的秘诀

发布于 2021-10-17 19:28

开胯是太极拳的重头戏,百度一下,能搜到82万个结果。

按道理说,阴阳相伴共生,有开必有合。

奇怪的是,讲合胯的文章比开胯少得多,在百度上只能搜到7万个结果,而且,在这些结果当中,大多是问天生胯大,有没有办法把胯缩小,还有许多女性问生孩子之后胯被撑大了,如何才能合得住,讲太极拳合胯的文章屈指可数。

这是为什么?

老六认为,主要原因是许多人把拉开髋关节当成了开胯的全部内容,而髋关节活动范围虽大,但与胯骨的活动基本没什么关系,所以,不知道骨盆能开合也就不足为奇。

在之前的文章中,老六曾经多次提到,开胯并不是只开髋关节,而是要把胯上的所有关节都打开,包括髋关节、骶髂关节、骶尾关节和耻骨联合,如果不能把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拉开,胯骨是不可能自由活动的,合胯也就无从谈起。

什么是合胯呢?

简单说,就是把两块胯骨向内收,压缩整个骨盆的空间,请注意:老六说的合胯并不是意念缩胯,而是物理意义上的收合,从外形上能看到,用手能够真切地触摸到。

合胯有什么用呢?

  1. 胯能开合,才是真正的开合。练太极拳讲究开合,但如果没有胯的开合带动,胳膊、腿的开合只是面子工程、形式主义

  2. 合胯是检验开胯的一个标准。两块胯骨能开能合,能进行相对自由运动,才算是真正开了胯。

  3. 合胯更有助于开胯。合胯加大了胯上各关节的活动范围,能进一步增强开胯的效果。

  4. 合胯才能打开尾闾,发挥尾闾的作用。只有把胯合住,丹田气下压,才能真正活化骶尾关节,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尾闾。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怎样才能做到合胯呢?

要想合胯,必先开胯。

只有先把胯打开,两胯能自由活动,才能实现合胯。

知道这一点就够了吗?

不够!

即使开了胯,未必就能合好胯!

合胯是有诀窍的。

要想合好胯,有一个基本的前提不能违背,那就是:小步不过肩,脚尖要同向

换句话说,就是要重视小步的练习。

小步还要练习吗?

当然!

许多人练了一辈子拳,并不知道什么是小步,更遑论练小步了。

所谓小步,就是步幅小于肩宽的步子,如果要给个标准的话,就是两脚外沿不超过肩的外沿。

什么是脚尖同向?就是两脚尖朝同一个方向,请注意,脚尖同向与两脚平行有相同之处,亦有区别,双脚着地可以称之为两脚平行,在一虚一实的时候,用同向的表述更为确切一些。

现在,请你站起来,练一下金刚捣碓、六封四闭、双推手等招式,看看定式的时候,双脚符不符合“小步不过肩、脚尖要同向”的标准。

你是不是对这一理论半信半疑?

很正常!因为按这个要求去练拳,并不会立刻见到效果。

既然不能立竿见影,为什么要这么练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跨越公路的桥梁通常会在公路两侧多留几个桥洞。将来公路要拓宽时,原来的桥梁就不会成瓶颈。

“小步不过肩、脚尖要同向”正是为你未来拳艺的提升预留的桥洞,如果你执意要把它封死,那它将来一定会成为你练拳路上的绊脚石。

高手下棋至少多看五步,练太极拳,同样如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